中國生豬產業大變局及價格展望摘要:中國生豬養殖行業正在迎來和經歷著產業升級、規模提升、從競爭市場到寡頭壟斷的歷史大變局。
【行業篇】全球生豬產量和消費量中國排名第一;全球豬肉貿易量占產量/消費量的10%,中國是最大進口國,但中國豬肉消費對外依存度不高。中國國內生豬養殖歷史不斷發生,養殖區域也在調整,需求仍以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區域為主,國內生豬調運仍較為頻繁。
全球豬肉產量中國排名第一全球生豬市場規模過萬億,過去近20年以來,豬肉供需量總體均保持平穩上漲趨勢。自1995-2020年全球豬肉產量穩步增長,受豬瘟影響,2019、2020年出現一定幅度下降。據USDA數據預測,2020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95978萬噸,同比下降5.9%,較1995年的7589萬噸增長26.47%,平均每年增長0.94%左右。分國別看,盡管受非瘟影響產能受損,產能占比下降,但中國仍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國,2020年產量預計為3600萬噸,占比38%,其次是歐盟27國,產量2413萬噸,占比25%,之后依次是美國、巴西等等。
全球豬肉消費中國排名第一,全球貿易量總體上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占產量/消費量比例仍偏低,近些年大概10%-12%。
【產業篇】生豬產業上游、中游、下游牽扯眾,其自身又可細分為育種、繁育、育肥、流通和屠宰等環節。【公司篇】目前行業有養殖四巨頭,但目前各集團和公司投資投產熱情高漲,預計行業內各公司市場份額也將發生變化。
中國生豬產業鏈模式演變豬產業鏈從散戶養殖為主逐步轉變為集團化養殖為主。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生豬供給嚴重不足。1949-1978年,國內經濟發展緩慢。生豬產業也停滯不前,居民憑借“豬肉票”消費豬肉。
第二階段:生豬產業逐漸恢復發展。1978-1984年,農民獲得生產自主經營權,生豬養殖的積極性提高,也帶動了飼料行業的發展。
第三階段:生豬產業快速發展。1985-1997年,生豬購銷政策全面放開,市場交易自由,使得生豬養殖和飼料行業快速發展。
第四階段:生豬產業結構調整階段。1997年到2006年,這一階段的生豬產業面臨“兩低”局面,效率低,收益低,加之這一階段食品安全、環保問題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促使生豬產業轉變發展方向
第五階段:規模化發展階段。2007年以后,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受宏觀經濟、疫病疫情、國家政策調控、食品安全等因素影響,生豬供應時多時少。生豬產業和飼料行業呈現周期性波動。
養豬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自古以來就備受重視。截至2019年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達2045.0萬頭,豬肉產量4255.0萬噸。
最新統計數據2020年8月,按照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環比增幅推算,預計能繁母豬存欄2630萬頭,同比增37%,但較非瘟前(2018.7)仍偏低17.3%
中國生豬行業正在發生巨變,而身處其中的企業,尤其是龍頭公司、上市企業的投資投產和擴張,其行業地位同樣正在重構。
一、養殖四巨頭1.1溫氏股份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為主導、兼營生物制藥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現代大型畜牧企業集團。1.2牧原股份牧原集團始建于1992年,總部位于河南省南陽市,主營業務生豬養殖,兼有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生豬屠宰等業務協同主業發展。1.3正邦科技 正邦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4 新希望集團是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農牧產業集群,是中國農牧業企業的領軍者。
【政策篇】2018年非洲豬瘟重創行業產能,2019年11月豬肉價格飆升創出天際。相應的,政策出臺也較為密集。前期政策主要側重防控。后期則旨在加快生豬產能恢復進程。【周期篇】生豬行業蛛網模型,即生豬當期供應量取決于前一期的生豬價格-生豬利潤,生豬當期的需求量決定于當期的生豬價格。因此生豬行業和生豬價格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生豬價格周期背后是生豬生長周期,這構成了我們對豬價的分析邏輯和判斷體系。
豬周期在生豬行業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6年9月-2018年3月我國生豬行業經歷了3輪完整周期,目前第4輪周期進行中。
綜合分析,可以發現:(1)無論是歷史上3輪完整豬周期還是當前正在進行中豬周期,仔豬價格漲跌幅均最大,且有的年份領漲領跌或漲跌幅遠超其他指標。(2)生豬和豬肉價格的漲跌幅則依次低于仔豬價格漲跌幅。(3)豬糧比價漲幅在第1和第2輪豬周期中漲幅特惠,但第3輪和當前豬周期中,豬糧比漲幅僅僅次于仔豬價格漲幅。豬糧比價跌幅在歷次豬周期中僅僅次于仔豬價格漲跌幅,位居第二。(4)周期回落階段,除二元母豬價格外,生豬相關價格跌幅相近,差別不大,跌幅大多集中在42%-68%。(5)二元母豬的數據相對較短,對比第3輪周期和當前周期,漲跌幅特征明顯不同。第三輪豬周期二元母豬價格漲跌幅基本最小,表現平穩;但當前豬周期二元母豬表現更堅挺,價格較3月高點不跌反漲,而其他生豬相關價格同期跌幅8%-20%不等。生豬期貨價格2021年預測:2021年豬價或20元/公斤
【預測篇】對生豬價的具體走勢判斷,生豬價格下跌趨勢已成,預計2020年11月底20元/斤,元旦前小幅反彈至26元/斤,之后下跌至2021年4月底18元/斤,再反彈至7月底24元/公斤,之后繼續下跌特惠至10元/公斤。生豬年度均價預計,2020年31元/公斤;2021年20元/公斤。風險提示:1)國內非瘟疫情再次大規模爆發2)新冠疫情重挫豬肉消費中國生豬養殖行業正在迎來和經歷著產業升級、規模提升、從競爭市場到寡頭壟斷的歷史大變局。生豬年度均價預計,2020年31元/公斤;2021年20元/公斤。報告要點
從概率看,生豬及相關價格上半年傾向于下跌,而在下半年更傾向于上漲。1)上半年,尤其是2-4月下跌概率較大,且多數指標均呈現不同程度下跌,尤其以豬料比、豬肉和生豬飼料環比下跌概率最高(注:數字越大,上漲概率越高,數字越小,則對應下跌概率越大);2)下半年通常有兩波上漲,分別為6-8月和11-12月。而9-10月多數指標傾向于下跌。3)相較同期其他指標,仔豬價格在上半年2-3月表現更為堅挺,主因冬季仔豬腹瀉通常導致仔豬供應量減少,支撐價格走高。在下半年9-10月相較同期其他指標表現更弱,因年內最后一波仔豬補欄陸續結束,仔豬價格回落。4)豬糧比和豬料比在下半年上漲概率高于上半年,預示著生豬養殖行業的利潤通常在下半年逐漸走高。5)豆粕價格通常在1-4月持續下跌,因國內養殖淡季且南美大豆集中上市。豆粕上漲集中在7、8月份,因超過美豆天氣。11月環比下跌概率較大,因前期累計上漲的壓力釋放。6)玉米價格在5月、11月環比上漲概率較高,5月因售糧結束優質糧源較少。11月則因物流緊張和國儲收購共同助推價格上漲。
從分月最大漲幅看,大致存在3組較一致的季節性和1組較固定時差的季節性。
中國期貨開戶網三大核心優勢:
1,服務優勢,網絡實時客服+專屬客戶經理,遇到交易問題三分鐘反饋解決。
2,費率優勢,交易費率陽光透明,交易手續費量大可享優惠。
3,品牌優勢,國資期貨公司著名品牌,交易所優秀會員,營業部遍布各大城市。
開戶網絡咨詢:右側客服 或 QQ95215041 或 微信號客服 也可掃描下圖中微信客服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