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導致“瀝青質”現象的結構特征和功能
本網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確定煤制液體的瀝青質成分的較困難的一個方面是煤轉化為液體產品的一系列工藝(Speight, 1994)。毫無疑問,這與試圖使石油瀝青質的結構合理化時遇到的困難類似,因為我們知道一種原油中的瀝青質可能與另一種原油中的瀝青質有微妙的不同,盡管最終的分析可能屬于一個狹窄的范圍(Speight, 1991)。
盡管如此,人們還是可以希望確定導致“瀝青質”現象的結構特征和功能。成品油期貨資料,僅供參考,物理化學和結構研究將有助于解決這些“未知”,以及瀝青質餾分在煤衍生液體中存在的潛在問題。
由于形成瀝青質的熱選擇多種多樣,因此很難對煤衍生瀝青質的結構進行評估,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在假設的分子中,必須注意不包括任何熱不穩定的中心。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可能對現有的結構和功能類型作出合理的推論。
如果含有小環芳烴體系的分子片段在熱區停留時間較短,則芳烴體系似乎與小環芳烴更相容(即也存在);否則,一定會發生熱芳構化。雜原子體系有堿性/非堿性或堿性/酸性/中性等不同的定義。
然而,主要的興趣集中在使用干燥氯化氫沉淀技術將瀝青質分離成堿性/非堿性組分。成品油期貨資料,僅供參考,堿性吡啶型氮和酸性(非堿性)苯酚型氧是煤成瀝青質中主要的雜原子雜質,這兩種雜質都對下游加工方案產生不利影響。
一般來說,精煉煤液通常被認為需要加氫處理(deRosset等人,1979;Speight,194和其中引用的參考文獻)。還有人認為,流體催化裂化(第2章)也比加氫裂化提供了一種更可行的選擇,可將煤制和共同加工的重質柴油轉化為更輕的產品(Wilson,193;佐藤et al ., 1994)。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上篇:必須認識到瀝青質餾分 煤制石油瀝青的形成方式
下篇:石油衍生瀝青是石油非揮發性成分加工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