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個月,全球金融市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情,或許當屬商品市場中的盛況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元素周期表”行情,就像一場全球期貨市場交易員們的狂歡。銅和黃金等金屬價格一路高歌猛進,漲至歷史最高位。大量的基金經理或押注這些金屬將面臨供應短缺,或試圖借此對沖通脹風險。
數據顯示,自三月初以來,銅價累計上漲了逾30%,本周更是突破了每噸11000美元的歷史新高。這一波漲勢也帶動了從鋁到鋅等其他工業金屬的價格上漲。與此同時,投資者的搶購推動黃金突破了之前的歷史高位紀錄,達到了每盎司2450美元,白銀也隨之上漲,十年來首次升至每盎司30美元上方。
摩根大通的基本金屬和貴金屬戰略主管Greg Shearer表示,無論是程序化交易員、專業大宗商品投資者還是宏觀基金,目前都在大舉涌入金屬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金屬價格的走勢經常會違背交易員的預期。去年,強勁的需求曾幫助推動金屬庫存降至歷史低點,但價格卻下跌了。而今年則恰恰相反,盡管供應正在改善,但價格卻大漲。
大宗商品在全球市場所占的份額近年來其實一直在縮小。根據業內的數據,在過去的12個月里,大宗商品在全球市場所占的份額已從8.8%下降到2%,而股票和債券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則一直遙遙領先。因此,對于眼下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屬市場的“反常”紅火景象,倫敦大宗商品投資管理公司KLI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Ricardo Leiman表示,“從基本面來看,市場似乎正對上述一切都視而不見。”
未平倉合約激增。不少分析師表示,當前金屬市場的異動是由未平倉合約的激增推動的。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上周基本金屬和貴金屬市場的未平倉合約分別達到了創紀錄的2270億美元和2150億美元。這些未平倉合約大多都來自于機構投資者試圖從金屬價格波動中獲利,而非生產者或消費者在購買或出售商品時進行對沖套保。涌入金屬市場的資金不僅來自于動量驅動的程序化交易,還來自于增加對實物資產配置的宏觀對沖基金和專業商品對沖基金。
銅作為去碳過程中最關鍵的金屬,引領了這一輪價格上漲的浪潮。分析師表示,“對銅而言,供應緊縮加上潛在的人工智能需求提升,以及我們對全球需求正處于拐點的更多信心,再加上通脹對沖,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其他基本金屬——如鋅、鋁和鉛也跟隨銅價集體大幅上漲,自四月初以來已普遍上漲了15%-28%。
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當前金屬市場正處于一種反常的狀態。然而,盡管市場的熱度持續升溫,但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這只是短期內的現象。畢竟,金屬價格的長期走勢仍然取決于許多基本因素,如供需關系、技術進步等。因此,投資者在享受這一盛宴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性和謹慎。畢竟,“眼前的繁華背后,是市場的無常和未知。”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