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中許多投資者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期貨的“勢與價”到底誰更重要?只要是參與期貨交易的投資者,一定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重勢不重價”。
我們面臨的市場趨勢和經濟條件有所不同,加之每個投資者的性格也不一樣,所以“勢與價”的選擇要契合自己的交易體系。這句話看似空洞,細細想來卻著實實在。
如果你的交易體系是日內短線,那么價格對于你來說根本就無足輕重,你的成敗關鍵就在于短期的走勢,所以對于日內交易者,“重勢不重價”更為實用,做短線行情,選擇短線突破,更重視波動的頻率及市場情緒,所以一旦形成必要的“勢”,操作必須快速跟上,并在短時間內獲利或止損離場。時間周期短,需要敏捷和可靠的盤感,一般人難以駕馭,也不適合普通的投資者參與。
如果你的交易偏重中短線,平均持倉周期較短,資金使用比例較大,那么“重勢不重價”也對你的交易非常重要。
以倉位30%為例,按照目前的黑色品種的漲跌停板,你可能在熬不過2個停板的回撤;倉位超過50%,估計一天的時間就可能讓你繳械投降。這時“價”的影響已經降低,因為對手已經抓住機會,順勢而為,將期貨市場演變成你死我活的戰場,所以“重勢不重價”立即體現,你需要選擇站在獲得優勢的一方,乘勢而上,直至擊敗對手。
中短線交易,不僅需要對價格運動方向的及時把握,而且需要對價格波動幅度的精確估算,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只有將方向、幅度及資金管理充分結合,才有可能在中短線操作中取得超額收益。
尋找“勢”的方法很多,每個人應用的策略也不盡相同,常用的簡單的方法比如均線理論。即選擇在均線的一側交易,或左側交易,或右側交易,都是順勢的一種思維模式,也是借勢的必須選擇。所以,對于交易周期短,又喜歡重倉交易的“新手”,順勢而為,設好止損,應該是最基礎的工作,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操作。
短線重“勢”,長線看“價”,“勢與價”也在不斷轉換,相互影響,行情瞬息萬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抓住把握性更大、更適合自己體系的交易機會。希望大家都能合理看待“勢與價”的辯證關系,以獲得長期的、穩定的、正向的收益為目標,最終實現我們希望的“自由”。
以上就是“期貨交易應該重勢還是重價?短線和長線交易各不相同”的全部內容,成功的期貨交易策略需要投資者自己去研究和制定,重勢還是重價并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