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文的石油礦稅制合同協議內容以及產量分成合同的重點內容。
什么是 " 國際石油合同" , 石油公司勘探開發的商業 模式是怎樣的?
國際石油合同通常是指資源國 ( 主權國或者以國家石油公司為代表) 同外國石油公司為合作開發本國油氣資源依法訂立的 , 包括油氣勘探 、開 發 、生產和銷售的合同 。石油合同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資源國與石油公司之 間的收益劃分 , 是資源國在招標引資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 也是國際石油公司 進行勘探 、開發 、投資及實施生產作業的法律依據 。 目前 , 國際通用的合同 模式有五種 。
( 一 ) 礦費稅收制合同 ( 礦稅制合同)
礦稅制合同也被稱作許可證協議 ( LicenseAgremen1) , 即資源國政府 根據本國的油氣資源發展規劃 , 劃出油氣區塊 , 通過國際招標方式把待勘探 開發的油氣區塊租讓給中標的外國石油公司; 外國石油公司在一定時間和范 圍內擁有該油氣區塊的專營權并支付礦區使用費和稅收 。對于儲量較優的油 田開發項 目 , 礦費稅收制合同能夠保證承包商獲得足夠的原油收人 , 用來扣 減油氣生產成本 、繳納稅金和稅后利潤分配 。而如果產 ( 儲) 量低 , 則可 能使項目面臨虧損 。除產量因素外 , 油價風險也是無法忽視的 。一旦油價低 迷 , 導致項目稅前虧損 , 則承包商很可能在合同到期時無法回收投資與利潤 分成 。
對資源國政府而言 , 這種合同最有利的方面在于經濟風險小 , 管理簡
便 , 成本較低 。此外 , 如果采用竟爭性招標 , 資源國還可以獲得高額定金或 礦區使用費以及所得稅 。缺點主要是缺乏靈活性 , 政府對石油作業的經營管 理比較少 。
( 二) 產量分成合同
產量分成合同 ( Produc1ion SharingAgremen1) 是指在資源國保留礦產 資源所有權的前提下 , 承包商通過與資源國政府簽訂合同 , 從事作業服務 , 利用生產出的原油進行成本回收和獲得產品分成 。在產量分成模式下 , 承包 商要承擔勘探風險及開發和生產費用 。全部產量分為用來償還石油公司投人 成本費用的 " 成本油" 和由資源國政府與承包商按規定比例分享的 " 利潤 油" 兩部分 。
產量的高低 , 即儲量和油藏的風險對于效益影響較大 。投資者面臨因實 際產量低于預期產量而帶來的成本費用不能完全回收的風險 , 但也可能享受 高產帶來的超額利潤 。與礦費稅收制合同類似 , 產量分成模式下油價過低也 會大大影響承包商收益 。盡管如此 , 相對于其他合同 , 產量分成合同仍賦予 承包商直接取得大量原油的機會 , 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下篇:沒有了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