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的術語/命名法是自煤炭成為科學研究對象以來多年來提出的許多方案的結果。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講,煤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有機的、類似巖石的天然產物。煤與巖石的相似性是由于其物理性質和組成(Speight, 1994),在一般定義中加入“天然產物”一詞,并不是試圖將煤描述為一組特定的、分離的天然產物化學物質。
煤炭相關術語,這類化學物質是公認的,是比煤更獨特的化學實體。
將煤指定為一種自然產物并不是對事實的曲解,而是因為一個經常被遺忘的事實:煤是植物殘骸(這是一種自然產物化學物質)在地質時間中腐爛和成熟的結果。事實上,煤的有機起源及其有機組成經常被忽視(Speight, 1994)。成品油期貨資料,僅供參考,然而,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煤更合適的定義,以及這種復雜的天然產物的分類方式。
簡而言之,煤化過程(圖1.18)與不同煤類型之間的關系已經被認識了一段時間。因此,需要準確地(甚至充分地)描述每一個煤樣品的物理和/或化學性質(克魯倫,1948;van Krevelen和Schuyer, 1957;弗朗西斯,1961)。因此,用于煤的術語基本上是作為分類系統的一部分而產生的,而且很難(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將術語從分類中分離出來,并將它們作為一個單獨的主題來對待。
當然,這與用于石油、天然氣和相關材料的命名和術語的系統形成了直接對比(Speight, 190,1991)。成品油期貨資料,僅供參考,事實上,煤的分類在化石燃料科學領域中是獨一無二的成就,因為該系統允許根據標準化參數對所有已知的煤進行分類(表1.10)。
這里特別重要的是煤的碳含量,它是現代煤分類系統的基礎之一。不同類型的煤由不同的植物源物質種類、礦物包裹體種類以及植物變質過程中形成的成熟條件決定。因此,盡管世界上煤的碳含量變化范圍很廣(約75.0-95.0%瓦特/瓦特),但另一方面,石油并沒有“享受”(也許是幸運的)如此大的碳含量變化。
全球石油、重油和瀝青(天然瀝青)的w/w均在82.0 ~ 88.0%之間。因此,根據含碳量設計標準化的石油分類和/或命名體系的余地不大。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