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馬爽)中國農大期貨及金融衍生產品研究中心常清于11月17日作題為《中國期貨市場30年發展歷史和趨勢》。
常清認為,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與整個社會的改革緊密聯系在一起,但是從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來看,期貨人才仍然匱乏,特別是缺少對市場具有敏銳感知能力和運用能力的人才。
中國期貨業協會常務副主席、前秘書長李強認為,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深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根據我國期貨公司及金融機構對衍生產品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亟需金融衍生人才、期現結合人才、期貨投資顧問人才、基金經理型人才(操盤人)、境外期貨人才、產品設計人才、量化風控人才、 IT人才等八種期貨市場高端型人才。
同濟大學法律系教授劉春彥強調,成熟的期貨市場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特征,中國期貨市場30年的發展,就是其追求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進程。
劉春彥指出,盡管我國期貨市場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但其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歷史使命仍然任重而道遠,而《期貨法》至今仍未頒布,其主要原因是要應對和應對市場機制優化、技術創新等問題。
馮玉成副教授,北京資源學院經濟系副所長,并作了《期貨及衍生品專題研究報告》的分享。
本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我國螺紋鋼期貨市場的定價機制進行了實證分析。
本論文以2009年3月30日至2018年九月三十日期間的2315套期期市現貨價格為研究對象;本文通過對華南地區、華北地區、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現貨市場和國內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之間的價格發現機制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到了如下結論:一、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螺紋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波動性要比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大,同時螺紋鋼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引導作用在增強。
但是,受區域因素影響,影響螺紋鋼現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影響,在區域內表現出不同的作用。
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之前,我國的螺紋鋼期貨價格與華北、華南、東北地區的現貨市場價格形成了一種雙向的、相互導向的關系。
華東和南京的現貨價格之間也有雙向導向的關系,上海的現貨價格是由現貨價格決定的,全國的螺紋鋼的平均價格也是雙向的。
隨著供應體制改革的實施,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和全國的螺紋鋼的現貨價格都受到了影響。
華東和東北地區的現貨和期貨的價格具有雙向的導向作用。
其次,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現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沖擊作用要比現貨價格更快、更強,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前,期貨對現貨市場的沖擊力度要遠遠大于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
第三,由于經濟周期、行業周期、貨幣政策等原因,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后,螺紋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性變得更為敏感,使得對現貨和期貨價格的預測變得更為困難。
政策上,馮玉成建議,政府、行業協會要加強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如供求信息、庫存信息、政策信息等,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引進外資、放開機構投資者的限制、抑制投機行為、提高市場效率;介紹了螺紋鋼的期權,以增加風險管理的手段。
本文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增強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價格導向功能,促進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提高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有效性。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