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黃金產融融合論壇”于11月16日在上海召開,中國黃金協會和北京黃金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中國黃金協會主席、中國黃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鑫、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姜巖、上海黃金交易所黨委書記兼理事長焦瑾璞等300多名企業的負責人以及來自礦業、珠寶、市場等產業鏈企業的代表。
宋鑫在論壇上作了主題發言,主題為《秉承“天下黃金是一家”理念,構建黃金全產業鏈產融結合發展大格局》。
他認為,近幾年,由于國際金價持續走弱,國內黃金產業積極推動了“以管理促效率、以創新促發展”的“以管理促效率、以創新促發展”的戰略舉措。
黃金產量連續11年位居全球首位,黃金消費已連續5年位居全球首位。
黃金工業在流通、生產、企業三個層面取得了全面的發展。
宋鑫指出,由于黃金自身的金融特性,以及黃金產業的發展,都要求進行風險控制與資金運營,因此,中國黃金產業的產融結合將是非常有前景的。
姜巖說,從1999年成立至今,上期所的市場規模穩定、制度健全、技術體系全面升級、一線監管能力持續增強,已基本形成了一個覆蓋各大行業、市場結構相對完整、運行平穩、功能發揮顯著的良好局面,在引導資源合理配置、促進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姜巖表示,我國黃金期貨市場規模穩定,投資者結構得到了優化,套期保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價格發現作用逐漸顯現,是我國黃金行業進行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
黃金生產、消費企業、金融機構等都在積極地進行套期保值,而“黃金價”則是一個充分體現“中國因素”的黃金,具有作為遠東和世界黃金市場的基本要素。
姜巖相信,建立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標準,“上一次的金價”應該有一個位置。
下一步,上期所將堅持“以國際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制定規則,以本土優勢凸顯特色”為基本思路,對標國際一流交易場所,不斷優化業務規則,完善貴金屬品種序列,加快推進貴金屬指數期貨和期權類衍生產品研發,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國內外市場影響力。
焦瑾璞指出,黃金具有貨幣、金融、商品三大特性,中國已是全球黃金生產國、進口國和民間黃金消費國。
中國黃金市場歷經16年的發展,從黃金生產企業到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商業銀行、投資機構、零售業等多個領域,黃金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經濟學家向松祚,工商銀行貴金屬業務副總經理趙文建,紫金礦業集團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舉剛,山東招金公司副總經理李宜三,平安銀行貴金屬業務副總裁李濤,中信銀行高級副總裁陳戈揚,老鳳祥集團董事長石力華,金雅福控股集團黃仕坤,杭商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簡毅,金回購創始人朱志剛,分別從宏觀和行業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在最后的圓桌會議上,大華銀行、招金期貨、方正期貨等機構的專家就如何破解“玻璃門”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總結,并對其經驗教訓、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總結,并進一步發掘了市場潛力,探索了產融結合的發展趨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