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華期貨研究院:自2022年7月起,全球出現了極熱的氣候。
本次高溫的特點是范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
拉尼娜事件、全球氣候變暖、熱島影響等中長期影響是導致今年夏季高溫的主要原因。
就未來高溫發展趨勢而言,預計北半球出現極端高溫的跡象將繼續,而我國北部的氣溫很有可能會比以往更高。
與此同時,東太平洋的海水溫度將會繼續下降,并在今年的冬天有很大的幾率出現拉尼娜。
全球氣溫升高的最直接后果是旱災,而拉尼娜則會使乾旱雪上加霜。
根據歐盟七月份的氣候變化指數,47%的歐盟地區是警報,17%是警報。
美國的旱情也不太好,預計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拉尼娜事件還會加重美國的旱情。
高溫天氣對我國的主要影響是造成了一些區域的供電不均衡。
當電力供應大幅下降,而負荷又處于飽和狀態時,供需失衡,最終造成了電網的斷電。
不過,今年的情況應該不會再發生了,因為浙江和廣州這樣的工業大省,對經濟的影響更大。
今年受季節性和區域性限電的影響,無論是時間還是經濟規模,都沒有去年大,再加上今年在保供穩價的大背景下,煤炭生產和庫存都比較高,火電或可彌補水力發電的短缺。
與目前的高溫和電力管制相比,今年的高溫“三重”拉尼娜很有可能增加我國的極端氣候發生幾率,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小心。
一、今年夏季高溫特點自2022年7月起,世界各地出現了極端的高溫天氣。
本次高溫的特點是:東亞,西亞,東南亞,西歐,南歐,俄羅斯西部及遠東,加拿大,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墨西哥,南美洲的中北部,非洲的西北部和南部地區,俄羅斯遠東西部,加拿大東北部,南美洲中部地區的溫度比往年要高4攝氏度。
西歐,南歐,美國,都有記錄的高溫。
二是強降雨,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南部,美國西南部的最高溫度都在40攝氏度以上,英國的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創紀錄的溫度,歐洲的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旱災。
三是持久性。
中亞,西亞,印度次大陸北部,南歐,西歐南部,中國南部,美國西部,墨西哥北部,非洲北部,26-31天。
從六月到八月十四日,我國的平均高溫日數是11.8個,比去年同期多4.9個,是1961年以來的最高值。
河北,陜西,四川,浙江,福建,廣東的133個國家氣象臺日最高溫度保持不變,或者打破了歷史記錄。
二、今年高溫氣候形成的原因及預測今年高溫天氣的直接原因是全球的大氣環流異常,拉尼娜事件、全球變暖、熱島影響是中長期的。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印度洋副熱帶高壓,伊朗高壓,北美南部,歐洲,北非,西亞,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和西亞地區的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脊的重合,造成了大規模的持續高溫。
在我國,我國南部的夏季高溫是由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的,每年拉尼娜活動發生后,西太平洋地區的副熱帶高壓都會向北移動。
自六月底起,隨著副高北抬,尤其是七月初臺風暹芭向北抬,副高向西延伸,伊朗高壓向東延伸,再加上中緯度的大陸高壓,使我國出現了較高的高氣壓,導致了較大的高溫。
拉尼娜不但對氣溫的影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對臺風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今年二月至三月,中東熱帶太平洋地區的海水降溫將繼續增強,拉尼娜活動將會持續至七月。
持續的冷空氣將在其西北面和西南面產生一對逆向氣旋對,在菲律賓以東,由赤道北部的逆氣旋所控制,這對氣旋的發展不利。
今年一至七月,我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出現了4個熱帶氣旋,比去年同期減少;只有“暹芭”登陸。
就未來高溫發展趨勢而言,預計北半球出現極端高溫的跡象將繼續,而我國北部的氣溫很有可能會比以往更高。
與此同時,東太平洋的海水溫度將會繼續下降,并在今年的冬天有很大的幾率出現拉尼娜。
根據 NOAA的預測,在這個冬天(十二月-二月),拉尼娜事件的幾率為60%。
三、高溫天氣及拉尼娜事件對經濟造成的沖擊在全球范圍內,最直接的后果是旱災,而拉尼娜事件則會使乾旱進一步惡化。
根據歐盟七月份的氣候變化指數,47%的歐盟地區是警報,17%是警報。
美國的旱災形勢同樣嚴峻。
美國西部目前正遭遇近120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大旱災,預計這場旱災將會一直延續到今年年末。
美國南方也有更多的旱情,那里是棉花的主要產地。
拉尼娜將使美國的旱情更加嚴重。
NOAA預計,今年冬天有60%的拉尼娜事件會出現,本輪拉尼娜事件會在2020年秋天出現,2021年夏天會變得溫和,2021年會變得溫和,2021年末會繼續發展,這兩年里,拉尼娜被稱為“雙重”拉尼娜,如果再在今年年底爆發,就是“三重”拉尼娜了。
自1950年起,“三重”拉尼娜只在1973-1976年、1998-2001年期間發生過兩次,在拉尼娜爆發前,即1972年末和1997年末期間,拉尼娜強度更大。
如果今年年末拉尼娜“三重”,這將是厄爾尼諾爆發后的首次,這將會給氣候帶來更加嚴重的影響。
而在拉尼娜出現的同時,東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海水溫度偏低,而西太平洋地區的氣溫則相對較高。
在美國西南部和南美西部,很容易發生旱災和山火,拉尼娜將使美國的旱災更加嚴重。
高溫天氣對我國生產和戶外施工作業的影響較大,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區域的供電不均衡。
由于今年的高溫和降雨較少,造成長江水位“汛期反枯”,三峽水庫的出庫流量比去年同期平均水平低了近一半。
四川省作為長江上游的一個重要城市,日前下發了《關于擴大工業企業讓電與民實施范圍的緊急通知》。
這主要是由于氣溫升高,對空調制冷的需求猛增,四川七月份的發電量達到290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加19.8%,創下了單月銷售高峰。
而四川省又是一個水力發電大省,四川的水能發電量約占全國水能發電量的80%。
一方是供電量急劇下降,另一方則是負荷過大,供需失衡,最終造成了一場停電。
今年是否會出現去年的關門大吉?我們覺得不太可能。
首先是電力的需求,去年(詳見專題:兩個控制的電力缺口,讓大宗商品怎么生存?)這是由于公司的生產活動比較活躍,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高利潤而擴大了產量,另一方面,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工廠,其產品產量的大幅增長所帶來的電力消耗也隨之增長。
而今年電力消費的主要來源是居民的降溫需求,從目前的經濟數據來看,工業產出比較疲軟。
其次,在電力供應上,由于新能源的發展并不理想,火電很難解決,而浙江和廣州等工業大省的電力需求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但今年主要是季節性和區域性限電,無論是時間還是經濟規模,都沒有去年大,再加上今年在保供穩價的大背景下,煤炭的產量和庫存都比較高,北方港口的煤炭庫存也接近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或許可以填補水力發電的缺口。
拉尼娜事件會對我們的國家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我們國內的情況要復雜得多。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國家的天氣異常,因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出現。
與目前的高溫和電力限制相比,拉尼娜“三重”在高溫的背后或許更加值得提防。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