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豆2號合約對1號合約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價格,二是交易規模。
一、黃大豆2號合同對1號合同價格的影響從上述兩個指標中可以看出,2號合同中的粗脂肪含量高于17%(17%)是可以進行交易的。
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豆的含油率約為18%,較美國的平均水平要低2-3%。
根據美國衣阿華大學和美國大豆學會對2004年度美國大豆品質進行的年度調查,結果表明,美國大豆的含油率為18.7%,比平均水平18.6%要低一些。
因此,從目前國內大豆含油狀況來看,國內多數豆都符合此項指標,尤其是東北地區的大豆含油率基本符合此項指標。
而進口大豆除了要達到“粗脂”的交割標準之外,因為其含油率極有可能超過21%,因此每噸可以獲得80元的提價。
所以,根據這個情況,2號合同中還規定,合格產品中的雜質含量在2%以下,不完全性含量在20%以下,可以推斷出,合格的大豆純度為88%,達到國家標準4級。
所以,二號合約的標準價低于一號合約(三等),按照交易所的規則,四等大豆在一號合約上每噸要加30元。
此外,從兩個對含水量、雜質、提價等方面的要求來看,一期合同都比二期嚴格。
所以,我們能不能由此判定,如果其他條件都一樣,1號合同的價格會高于2號合同嗎?在第二份合同尚未推出前,我們很難做出決定。
但是我們可以做點有價值的分析。
黃大豆2號合同的推出,為轉基因大豆的進口提供了一個直接的交易通道,不再需要通過1號合約進行間接的保護。
這是毫無疑問的,由于轉基因大豆不能在一號合同中使用,而2號合同允許它進行交易。
因此,我們認為,與一號合約相比,二號合約與國際大豆的價格關系將更為密切,因此,更適合于進口大豆及國內壓榨企業進行套期保值,以避免國際大豆的價格風險。
二號合同的推出,使得一號合同擺脫了多種角色。
二號合約主要擔負著以上所述的對沖作用,使得一號合約在國際市場上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并將之轉移到二號合約上。
因此,1號合同將會更加直觀地反映國內大豆的供求狀況,進而使得國內大豆在期貨市場上的價格更加合理。
對我國的大豆生產商來說,采用一號合約進行套利,可以避免價格風險。
二、黃大豆2號合約對1號合約的交易量的影響此處所指的交易量和持倉量。
1號合同的重點是食品質量,2號合同的重點是煉油質量,而國內的大豆消費量則以壓榨用消費為主。
以2002/03年度為例,我國的食品和工業消費僅占全國消費的24.03%,而在全國消費中,煉油消費占到了74.04%。
因此,就我國大豆的消費量而言,二號合約的市場潛力較大,而參與套期保值的公司會多于1號合約。
此外,由于國內生產的大豆數量遠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因此必須大量進口,以滿足國內的需要。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第二個期貨更適宜進行期貨交易。
另一方面,期貨市場要想順利、高效地運作,就必須要有一個開放的資訊平臺,同時還要有及時、準確的資訊。
一號合同對國內尤其是國內的食用大豆價格有一定的偏愛,而國內大豆的相關信息相對匱乏,且使用時間也不長。
我國大豆1號合約自推出以來,其與 CBOT大豆的價格相關性較高(從統計數據看,二者的關聯度在92%以上),與我國大豆市場的稀缺和不及時有關。
二號合約推出后,因一號合約中的很多功能被剝離,有關資訊如 CBOT大豆價格、美國大豆、阿根廷大豆、巴西大豆供求情況等資訊將會削弱一號合約,而二號合約則會受到更多即時資訊的影響。
在這種情形下,投資者,尤其是投機性的投機者,更傾向于購買二號合約。
從這個觀點來看,第二合同將逐步形成其優勢。
據此推測,二號合約的發行將會對一號合約的交易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市場的真實需求和信息等。
當然,因為一號合約已成功運作數年,國內的投資人早已對一號合約非常熟悉,而二號合約在剛推出時,因投資人尚不了解,令其投入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由于進口大豆的價格普遍高于國內,且含油量較國內大豆較高,且進口大豆的交割狀況較國內大豆較為復雜,預計在上市之初,二號合約仍以交割國產大豆為主,從而也影響了投資者參與二號合約。
但是,隨著二號合同的逐步完善,對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誘惑。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