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當一條106英里、3萬v的輸電線路開始在勞芬和德國法蘭克福之間傳輸75千瓦的電力時,首次展示了使用交流電進行長距離輸電的能力。1890年,美國第一條3.3千伏的輸電線路投入使用,將俄勒岡州威拉米特河上的一座水電站與13英里外的波特蘭市連接起來。與此同時-電力期貨資料,交流電白熾燈的閃爍問題通過不同頻率的試錯解決了,直到它不再明顯。令人驚訝的是,直到20世紀30年代,60赫茲才最終成為美國的標準。一些國家那時已經確定了50赫茲,甚至今天,一些國家,如日本,兩者都使用。
電力事業發展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塞繆爾·因蘇爾。因蘇爾被認為開發了公用事業的商業方面。他意識到,賺錢的關鍵是找到方法,把高昂的設施固定成本分攤到盡可能多的客戶身上。一種方法是積極推銷電力的優勢,特別是在白天使用,以補充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夜間照明負荷。在之前的實踐中,工業設施、路燈、電車和住宅負荷都使用單獨的發電機,但因蘇爾的想法是將這些負荷整合起來,這樣他就可以更連續地使用同樣昂貴的發電和傳輸設備,以滿足所有這些負荷-電力期貨資料。由于運營成本很小,將高固定成本攤銷到更多的千瓦時銷售上,會導致更低的價格,從而創造更多的需求。在輸電線路損耗可控的情況下,因蘇爾注重融資,推動了農村電氣化,進一步擴大了客戶基礎。
隨著更多的用戶、更均衡的負載和適度的傳輸損失,建設更大的發電站以利用規模經濟是有意義的,這也有助于降低電價和增加利潤。大型集中設施和長輸電線需要巨大的資本投資;為了籌集如此巨額的資金,因蘇爾提出了向公眾出售公用事業公司普通股的想法。
英索爾還認識到,多家電力公司為了爭奪同一個客戶而相互競爭,每家公司都建造自己的發電廠,在街道上鋪設自己的電線。當然,壟斷替代方案的風險在于,如果沒有消費者的選擇,公用事業公司可以收取任何他們能僥幸逃脫的費用。為了反駁這種批評,他幫助建立了受監管壟斷的概念,建立了特許經營地區,并由公共事業委員會(PUCs)控制價格。監管時代開始了。
電力工業的發展故事將在本欄目的后面部分繼續,其中將重點介紹該行業的監管方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