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就要結束啦,如今已經是10月6日,而我國的期貨市場是10月10日開盤,還有幾天時間。但每每到了國慶長假期,投資者都會有較多的憂慮,那么 2022年國慶節后怎么操作?來看看歷年的國慶節假期效應。
分析師說國慶節后期貨市場走勢,存在一定的規律,真的是這樣嗎?
別擔心,讓數據統計告訴你。
一、近十年國慶假期后首個交易日各主要品種漲跌一覽
從歷年市場表現來看,期貨市場的確存在一定的“日歷效應”。所謂“日歷效應”,指資產價格變動與時間節點相關的規律特征,比如春節日歷效應,國慶日歷效應等。
小編梳理了過往十年國慶節后首日的主要商品品種表現數據,用數據為您揭示期貨市場的“國慶效應”。
通過統計過去十年(2012年——2021年)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T+1)各商品品種行情表現,我們發現部分品種存在一定的“國慶效應“
選擇的期貨品種主要有農產品、黑色、貴金屬、有色、能源化工等多個板塊,增加結論的準確度。
二、漲幅榜及概率分布
我們統計了主要商品期貨品種近十年的漲跌數據,進行查看后得出以下結論:
結論一:根據各品種漲跌數據取均值計算得出首日漲幅榜。燃料油以國慶后首日平均漲幅3.31%的成績位列排行榜第一位,燃料油自2018年上市以來,除了2019年國慶后首日下跌之外,其余3年國慶后首日均上漲,2021年國慶后首日上漲幅度最高,達到了7.35%。
緊隨其后的蘋果和原油位列第二與第三,國慶后首日平均漲幅分別達到2.81%和2.66%。前三品種國慶后首日上漲概率均達到了75%。
在少數幾個收跌的品種中,跌幅最多的是錳硅、硅鐵和滬金,跌幅分別在-1.22%、-0.43%、-0.37%。
結論二:歷年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幾乎多數品種收漲,上漲品種達到30個,其中豆油上漲概率達到90%,最近十年國慶節后大多收漲,僅在2012年收跌。
上漲概率最大的前10品種分別為:豆油、雞蛋、滬錫、菜油、白糖、滬銀、燃料油、蘋果、原油、鐵礦石
但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走勢,請理性謹慎看待。今年的國慶節假期有什么樣的風險,那么繼續等待假期結束,謹防國慶節后期貨市場開盤跳空的風險。
備注:文章內容僅供參考,部分品種因樣本數據不足,不統計在內。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上篇:提問:期貨的投資是否有很高的風險,是否會發生一晚上的虧損?
下篇:沒有了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