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是指在關聯期貨合同之間存在不合理的差價,其是否能夠在建立套匯后“回歸”到其正常水平,將直接關系到套匯的收益與損失,以及套匯風險。特別是,當套利者發現當前兩個關聯的期貨合同之間的價格差太大時,他就會期望在建立套利者的頭寸之后,差價會變;類似的,當套利者發現當前兩個有關的期貨合同之間的差價太小時,他就會期望在建立了套利之后,差價會變大。
差價的大小并不是絕對的變動,而是以買入時價位更高的“邊”減去價位更低的“邊”得到的差價,并將其與買入時(或已平倉)之間的差價值進行對比,以判定當前(或套現)差價是否已增大或減小。若目前差價(或開倉時)比買入時差價大,那么差價就會增大;反之,價格差就會縮小。我們可以在以下實例1中進行解釋。
【例一】一位套利人士于七月一日買入九月份的大豆,并以每式耳595美分及568美分的價格賣出。假定在八月一日之前,九月份和十一月的價格分別是585美元/蒲式耳和560美元/蒲式耳,那么差價會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們要將建立時的價差與8月1日的價差分開,由于我們建立時的9月價格比11月的價格要高,所以我們將9月份的價格全部除以11月份的價格,就可以得到,買入時的價差與8月1日的價差分別為27美分和25美分,根據兩者大小,可以判斷出8月1日的價差相對于建倉時是縮小了。
一月十五日,三月及七月的小麥期價為$3.14及3.46元,這位套利人士就在此價位買進及賣出三月及七月的期貨合同。到二月一日為止,三月份的小麥期價達到$3.25,七月的$3.80,于是套利者在這個價位結清了這兩個合約。
按照上面的公式,差價應為七月的價格減去三月的價格,這樣建立的差價就是每蒲式耳32美元,而結清的差價是55美分。
一月二十日,三月及七月的小麥期價為$3.40及$3.15,這位套利者以此價位出售及買進三月及七月的期貨合同,因一種特別的原因,最近一段時間的合約價格大幅下降,到二月一日,三月及七月的小麥期貨價格分別變成$2.58及$3.05,這時,套利所面對的差價會發生改變:建立時的差價是三月的價格減去七月的價格,也就是25美分/蒲式耳,到2月1日仍然是三月減去七月的價格,價差變成一47美分/蒲式耳,差價應是縮小(不可據絕對值來判斷)。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上篇:單邊交易和套利交易區別?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