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的供應鏈危機又一次給航運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為 MSC今天公布了他們在紅海的集裝箱船被襲擊的消息。
AIS資料顯示,三水型貨柜船于十一月末至十二月二星期,已于馬達加斯加島附近,作繞道航行之用。最近兩條水路還沒有抵達有關地區的班輪(可以繞道或穿越曼德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如果今天發生襲擊 MSC的集裝箱船遇襲,則會使曼德海峽的幾率大大降低。
當然,對于那些在這個星期宣稱要重返蘇伊士運河的集裝箱船舶來說,其危險程度也將被再次評估。
在紅海的供應鏈危機中,對航運業而言,有兩種方案都會增加費用:
1.繞過好望角-花費的時間和減少的運輸能力。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運力、更多的燃料等成本,使得全球集裝箱運輸的供求關系有可能被一次逆轉。運費價格將以上漲的方式兌現,如基準運費或各種附加費。
根據 Vespucci Maritime公司的估算,要保持目前的航線覆蓋范圍,還需再投放140-170萬 TEU集裝箱量,這樣就能吸納5-6%的全球運力。
西尼塔對燃料費用的影響進行了估算:還需追加1百萬美元。如果一艘滿載24000 TEU的集裝箱船舶來計算,每一集裝箱的費用都超過40美元。
2.在曼德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之間進行一次大膽的航行,而不是在好望角附近航行。當然,海運行業在選擇該路線時,會面臨更多的襲擊風險,而這種風險很有可能會被各種費用所抵消。
因此,根據各大班輪公司的報盤,預計在中國農歷新年之前,其運價峰值將會達到相當夸張的水平。
預期今年春節之前,貨物運輸價格將會比疫情期間低出大約10072個百分點(SCFIS歐航線指數2022.1.17)。我們要注意的是,在貨物數量進入淡季之后,是否會導致貨運中心在某種程度上下降。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到,因為離交割月份不遠,所以交割價格很有可能會受到運輸高峰的影響,在高位徘徊。
紅海危機就是巴以矛盾溢出效應的一種體現。巴以停戰后,紅海地區的沖突也會隨之結束。但結合路透社等媒體一再報導的有關各方的聲明,我們相信巴以沖突短期內很難達成,紅海的供應鏈危機也會隨著巴以沖突的持續而持續。紅海供應鏈問題持續下去,可能會對06和08合約所對應的現貨旺季造成較大影響。
集貨業的中心風險:歐洲的復蘇被嚴重阻礙,以及像2022年八月那樣的需求和進口量的崩潰。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