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午盤收市,國內期貨主力合約呈現跌多漲少的局面。集運指數下跌近8%,尿素下跌近2%,碳酸鋰、生豬、豆二也均有所下跌,幅度超過1%。然而,滬錫、不銹鋼(SS)、白糖、燃料油、低硫燃料油(LU)等品種則有所上漲,漲幅超過1%。
那么,歐線為何會走出回落行情呢?其對應的現貨指數,即SCFIS歐線指數周一盤后錄得3140.7,環比上漲49.7%,這與上周五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SCFI中的歐線運價走強相吻合。在紅海沖突日趨緊張的背景下,期現貨何以走出劈叉的行情呢?
首先,紅海危機雖然尚未解決,但已逐漸穩定。大部分集裝箱船公司都已選擇繞航。在需求旺盛的1月,貨運緊張的情況將持續一段時間。然而,隨著紅海沖突的邊際趨穩,炒作情緒將逐漸降溫。其次,主力合約距離交割月尚有時日,盤面的重心并未放在收復貼水上。
隨著春節出貨淡季臨近,部分電商平臺現貨價格已相應下調。此前盤面多頭階段性獲利了結,上行驅動相較于之前明顯削弱。短期來看,歐線價格或繼續承壓,但多空博弈激烈,投資者需警惕持倉風險。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