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呈現出逐月下降的趨勢,從一月份的22萬噸/月降至十一月份的9萬噸/月。朱增勇也提到,預計到2024年,我國國內的豬肉供給仍然相對充裕,豬價將呈現窄幅波動。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國豬肉進口需求預計將繼續小幅下降。
非洲豬瘟對我國的養豬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保護我國的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我國自2023年以來已禁止直接或間接從多個國家進口豬、野豬及其產品。對于邊境檢查部門截獲的非法入境的來自這些國家的相關產品,一律在海關的監督下進行銷毀處理。
然而,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將根據各國的非瘟風險進行評估,并適時解除非洲豬瘟疫情的禁令。在符合我國的法定檢驗檢疫要求后,相關國家的豬肉及產品才有可能對華供應。
在2023年前十一個月,我國進口豬肉同比出現減少的趨勢,但在此背景下,我國從法國進口的豬肉數量卻有所增加。盡管法國豬肉占我國進口豬肉的比重略有上升,但主要影響進口國的市場份額。
此外,俄羅斯豬肉產量位居世界第五位,全俄生豬養殖者聯盟估計,俄羅斯每年向中國出口豬肉達15萬至20萬噸。而此前出口到中國的比利時豬肉數量并不算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自2015年至2018年前十個月,我國每年從比利時進口的豬肉數量分別為7905.25噸、12638.19噸和7254.47噸、4209.15噸。
總的來說,我國在應對非洲豬瘟疫情方面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包括禁止從一些國家進口相關產品,以保護我國的畜牧業安全。同時,我國也在積極尋求多元化的進口來源,以應對進口豬肉市場的變化。在進口豬肉總量中,俄羅斯和比利時所占的比例均不超過1%,且這一比例逐年下降。然而,自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后,多國對來自比利時的豬肉實施了禁運,導致中國在同年11月停止進口該國豬肉。從生產成本角度看,美國和巴西由于飼料資源豐富,生產成本在全球具有明顯競爭力,而俄羅斯和歐盟國家的比利時目前與我國的生產成本相比并不占優勢。盡管進口需求有所下降,但恢復從俄羅斯和比利時進口豬肉對我國生豬養殖業和豬肉市場影響并不大,主要是市場份額的變化。
例如,截至2023年前11月,巴西已經超過西班牙成為我國最大的豬肉進口來源市場。此外,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也是我國豬肉進口的重要來源。在進口數量方面,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等國家在2023年前11月出口到我國的豬肉數量均已超過2022年全年。而巴西以37.74萬噸的出口量成為我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市場;加拿大更是超越荷蘭、美國、丹麥,成為我國第二大豬肉進口來源市場。當國內豬價處于較低水平時,純肉類的豬肉進口量將會顯著下降,而骨頭類產品如小排、尾骨、背骨、前腿骨、后腿骨、月亮骨等具有與國內市場的互補性和進口剛性,主要用于餐飲和加工消費。
豬價是CPI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骨頭類產品進口對我國豬肉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指出,在2023年12月,豬肉價格下降了26.1%,這導致CPI下降了約0.43個百分點,成為了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目前,豬價仍處于低位運行狀態,在生豬市場供過于求的背景下,進口豬肉的恢復是否會通過豬價影響CPI呢?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CPI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進口豬肉在國內豬肉市場中的比重并不大,其進口量的增減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范圍和程度較小,對CPI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因此,短期內進口豬肉對CPI的影響有限。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