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份,尤其是進入中旬以后,新季棉花開始播種。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公布的種植意向報告,美國2024年的棉花總種植面積預計將比2023年增加44.3萬英畝,增幅達到4.3%。盡管棉花種植面積預估略低于市場預期,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棉花產量預計將小幅增長,整體棉花庫存將從偏緊狀態逐漸過渡到寬松狀態。
國內針對四到五月份種植季的極端天氣和種植面積的討論,似乎形成了一種季節性規律,導致四月份鄭州棉花市場的價格近五年來一直呈現上漲趨勢。BCO在他們的平衡表中預計,2023/2024年度棉花產量為601萬噸,而對于2024/2025年度,預期產量為586萬噸,同比下降2.5%。新季棉花產量的下調可能與棉改糧政策有關。
盡管短期內極端天氣可能會快速推動行情,但從長期來看,其對最終產量的影響是有限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種植面積。市場上關于棉改糧的政策討論表明,關注五月份種植面積的統計數據尤為重要。
下游紡織行業仍然疲弱,純棉紗市場整體交投仍然無起色。棉紗現貨價格偏弱,局部下跌。全棉坯布市場疲軟,織廠訂單仍在壓縮。部分織廠預計清明假期結束后需求將進一步轉弱。然而,市場中也存在分歧,認為清明后隨著氣溫轉暖,人們的換季需求將開始釋放,這可能會推動下游終端走貨。在開機方面,內地如鄆城等地,中小紗廠存在降低開機的情況,整體紗廠與布廠的開機率維持在五年均值的水平,并存在下調的趨勢。庫存方面,紡企棉花庫存以剛需補庫為主,而成品紗線庫存積累導致市場中、高支紗價格偏弱,低支紗由于進口窗口關閉,短期內可能面臨壓力。然而,隨著氣溫的升高和需求的釋放,市場前景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對于棉花種植者和市場觀察者來說,關注新季棉花播種、生長和收獲等關鍵階段的數據和信息至關重要。這些數據和信息將有助于預測棉花產量和市場走勢,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的改寫版本:
反觀市場表現,紡織品銷售情況相對較好;對于織造廠而言,原料采購仍采取隨用隨買的策略,坯布庫存小幅累積,而終端消費市場則顯得疲弱不振。
從宏觀角度看,中國央行在中斷20年后重啟國債交易,市場普遍預期這將增加流動性,釋放出更多的市場信心。美聯儲預期年內將完成三次降息,累計降息75個基點,或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實施。屆時,可能會配合國內外價差低位,推動海外棉花補庫行情,進而帶動棉花價格的上揚。
策略方面,基差銷售策略中,裸基差在0-40元/噸范圍內較為穩定,低基差有助于搶占市場流動性。對于棉花5-9正套策略,仍可關注小幅盈利機會,主要驅動因素可能是4-5月份的棉花天氣炒作。棉花9-1正套短期內預計將呈現振蕩態勢。目前暫時沒有明顯的機會和驅動因素,應以關注為主。同時,花紗2409策略值得重點關注,其潛在驅動因素為4月種植季,與下游疲弱同時存在,或推動花紗價差走縮行情。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