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玉米產量的歷史性增長,以及進口的持續強勁,當前的供需格局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玉米達到了驚人的2710萬噸,同比增長了32%,僅低于2021年的創紀錄水平2840萬噸。進入2024年后,頭兩個月的玉米進口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20萬噸,同比增長了16%。而國內飼料行業需求的疲軟,使得中國國內玉米價格徘徊在三年多來的低點。
近期有報道稱,中國買家正在取消二季度到貨的玉米進口訂單,以減少進口高企給國內市場帶來的供應壓力。與此同時,地方部門要求貿易商和加工廠不要在保稅區建造新的飼料混合設施,并將運送到保稅區的海外玉米數量保持在低于去年的水平。由于一些進口商已經預訂了過多玉米,導致最近取消進口訂單。
然而,在全產業鏈包括貿易環節、下游消費環節庫存水平同比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基層售糧進度的大幅提速并已經步入收尾階段。這意味著二季度中后期缺乏上年4000萬噸芽麥和陳化稻谷這兩大內貿谷物的大規模補給,這將對玉米市場的整體消費產生影響。在玉米消費大幅增長的預期下,筆者在當前的形勢下,似乎找不到看淡玉米市場、價格低位運行的任何理由。
現階段的玉米市場,由于整體的供需結構處于偏寬松的狀態,短期市場行情大概率會繼續維持震蕩運行的格局。但考慮到基層余糧越來越少,需求端也有望恢復,玉米價格中長期還是有上行空間的。同時,從小麥的角度考慮,華北地區舊作小麥價格基本處于2700元/噸附近,新季小麥豐產的情況下,新季開稱價格預期將低于陳作價格,這也將對玉米價格的上漲產生壓制作用。
因此,短期內玉米市場利好因素有限,行情整體或繼續維持窄幅震蕩磨底的運行局面。但從中長期來看,用糧企業階段性補庫需求以及養殖需求的恢復,都將有益于增強市場主體信心,推動玉米價格的上行。然而,影響因素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使得我們建議市場主體保持良好心態,理性購銷,把握好階段性行情。
總的來說,當前的玉米市場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態勢。無論是進口的激增、需求的疲軟還是新舊作小麥價格的預期差異,都為市場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不確定性。然而,只要我們保持理性、把握好時機,相信玉米市場的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