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新規來了,那么碳排放權期貨也已經越走越近,那么鋼材行業跟碳排放權期貨有什么關聯?
鋼鐵行業在我國31個制造業大類中碳排放量位居首位,碳排放量占國內總量的15%。全球每年生產和使用高達18億噸鋼材,其中近半數來自中國。然而,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鋼材生產仍以碳排放強度高的長流程為主,粗鋼產能約占90%。
從全球氣溫控制目標及我國“雙碳”目標的角度來看,鋼鐵行業碳減排勢在必行。隨著我國鋼鐵行業工業化程度提高、行業集中度提升,具備一定的人才、技術、管理基礎,實現對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并不困難。
2024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正在積極推動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首次擴圍。目前,生態環境部已開展兩項工作:
一是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對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年度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二是開展擴圍專項研究。我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發電、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重點行業,這八大行業占到了國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左右。雖然未納入配額管控,但其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已開始。
擴圍的專項研究包括對重點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展開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生態環境部將堅持成熟一個、納入一個的原則,借鑒已有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經驗,加強擬納入行業的碳排放管理的制度建設、數據管理、宣傳培訓,使這些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在納入碳市場后能夠滿足管理要求,確保碳市場的健康發展,并推動相關行業和重點排放單位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鋼鐵行業一旦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將是確定無疑的,經營壓力也將隨之加大。東南亞鋼材種類增多、質量提高,日韓適度下調出口價格,疊加CBAM(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推進,鋼材市場出口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國鋼材產品的價格優勢可能有所減弱。
然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擴大是必然趨勢,鋼鐵企業碳排放數據的公開披露不僅有助于行業碳排放更加透明、市場化、合理,而且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行業無序發展問題,有助于鋼鐵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對于能夠更好地應對碳排放成本的大型鋼鐵企業來說,其市場地位將更加穩固。
因此,鋼鐵行業需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碳交易帶來的挑戰,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