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于2024年5月1日就要開始實施了,跟光伏發電行業有什么關系呢?
首個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就是光伏發電行業,可見關聯密切。
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自2021年以來一直以20%的增長率飆升。至2023年底,總量達到6.0949億千瓦,比去年增長了21685萬千瓦。到2024年一季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至6.6005億千瓦,較2023年底增長了5056萬千瓦。然而,這并未停止的跡象。在國家大力支持光伏發電的背景下,特別是在煤電與新能源“兩個聯營”深化落實階段,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運行給光伏發電行業帶來了額外經濟效益,這無疑將進一步推動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中國光伏產業清潔生產研究報告》顯示,光伏發電的能量回收周期僅為1.3年,而其使用壽命長達25年,這意味著約24年內光伏發電的碳排放均為零。相比于煤電的796.7克/度,光伏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33-50克/度,顯示出其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壓倒性優勢。
此外,從光伏項目開發CCER的經驗來看,1MW的光伏項目每年可以開發出大約1200噸CCER,全生命周期內最多可開發25年,即3萬噸CCER。根據最新的成交價約100元/噸計算,1MW的光伏電站通過碳交易可額外增加約300萬元的收益。這一數據無疑給煤炭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面對國家提出的“雙碳”戰略目標,煤炭行業在煤電聯營的基礎上,正積極探索與新能源的聯營模式,充分發揮煤電聯營的兜底、調峰功能。他們通過收購、兼并整合等模式推進新能源發電上規模,特別是在礦區推進風電站、光伏發電站建設和擴大森林碳匯建設。他們正在探索在“兩個聯營”盈利模式基礎上,實現碳排放權配額交易的有效模式,在增收增利的同時助推煤炭行業向低碳負碳方向發展。
這一切都表明,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而煤炭行業也在積極轉型,尋求與新能源的聯營模式。這樣的趨勢無疑是積極的,我們期待著新能源和傳統能源能夠更好地結合,共同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