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銅價在創出歷史新高后大幅震蕩,引發市場關注。5月24日,LME期銅主力合約收盤報10334美元/噸,這回落了770美元/噸,從歷史新高11104.5美元/噸回落。與此同時,滬銅主力合約也從8.9萬元/噸的高點回落,至5450元/噸。銅價飆升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場對能源轉型背景下銅的“巨量需求”的預期,另一方面則是投機資金的大舉涌入,押注銅價將飆升至1.5萬美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知名大宗商品交易員、對沖基金經理安杜蘭認為,銅價仍有巨大的上漲空間,預計未來幾年銅價可能會翻兩番,達到4萬美元。
然而,兩大因素的沖擊導致銅價高位回調。除了黃金和白銀,銅博士無疑是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最亮的明星。作為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材料,銅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今年2月以來,銅價開啟一輪上漲風暴。然而,在銅價創出歷史新高后,本周的后幾個交易日開始高位回調。
據Mysteel消息,面對高銅價,多數下游買家選擇觀望,等待價格降低時再補貨。國內終端消費復蘇緩慢且去庫存過程遲滯,導致下游加工企業畏高情緒仍存,部分加工企業選擇停爐未有生產。因此整體下游入市采購意愿表現較為低迷,需求難有明顯改善,基本日內接貨以滿足剛需生產為主。
盛寶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中長期來看,漲勢可能會繼續,但短期內我們必須尊重基本面。我們必須承認,最近的漲勢是由金融投資者推動的,而不是由現貨交易商推動的。”他認為利率開始下降,但美聯儲年內僅降息一次的預期抑制了部分投資興趣。
頂級交易員們則看好銅價至4萬美元。他們認為,由于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場在內的全球電氣化趨勢,以及軍事用途和數據中心等領域的需求,全球銅需求增長正被中國需求增長放緩所抵消。考慮到當前基本面指標,銅價走勢似乎有些過頭,因此大幅回調的風險非常高。他們認為,從定價邏輯上看,銅依然是實物交割的期貨品種,其金屬屬性并不容小覷。當前產業需求走弱,持續高漲的價格限制了賣盤角色的多元化,高價成交難度趨增。他們參考美銅創新高后局部獲利了結的交易表現,滬、倫銅在刷新歷史高位后同樣面臨著多頭分散式止盈回落的壓力。
盡管如此,我們仍需注意,市場的波動性往往是由多種因素交織而產生的。短期內的價格波動并不代表長期的趨勢。投資者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應保持冷靜分析,謹慎決策。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