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集運指數期貨(歐線期貨)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端午節前,其價格屢創新高,然而節后卻出現了大幅下跌。6月11日,集運指數期貨高開低走,盤中大幅跳水,主力合約EC2408日內一度跌超9%,遠月EC2410、2412、2502、2504合約也一度觸及跌停。這一現象不僅令人關注,也引起了上海運板塊的下跌,其中鳳凰航運、中遠海能、寧波遠洋等公司股價下跌。
期貨分析師車美超表示,一些市場多頭出現平倉,早盤集運盤面出現跳水,遠月合約盤中觸及跌停。由于限倉影響,期貨價格波動彈性表現更加顯著。雖然地緣沖突趨于緩和,但短期內大規模復航的概率依舊偏低,這可能是金融市場反應過度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期貨投資咨詢部航運組負責人雷悅表示,期貨合約顯著回調,特別是遠月合約。由于地緣沖突潛在緩和,多頭減倉止盈,導致盤面大幅下跌。遠月大幅回調也拖累近月合約,2408合約下跌5%—6%。上周遠月合約表現較強的主要原因在于隨著近月價格中樞抬升,市場預期后續即便貨量支撐力度不足,也會參考歷史運費急漲慢跌的特質,因此遠期運費回落的時間和空間較為有限。
盡管部分交易邏輯指向遠月有一定補近月貼水的需求,但雷悅表示,遠月修復貼水的交易邏輯主要基于主力合約2408的估值作為錨定。盡管目前6月下旬部分船司已經報出8000美元左右大柜的價格水平,但2408合約目前僅兌現6800美元大柜并高位盤整的原因在于市場對于7—8月需求的不確定性。這也意味著基于近月去修復貼水的邏輯并不穩固。他指出,如果后續現貨運費出現松動,對近期快速上行的遠月合約帶來的下行壓力相應也會更大。因此,遠月合約依然需要關注地緣政治風險。
此外,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美國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帶相關決議后,潛在地緣緩和松動當前運費維持高運價的基礎,推動部分多頭資金止盈離場。與此同時,端午節前,市場一直熱炒馬六甲海峽船舶擁擠的問題。對此,研究院分析師傅小燕表示,馬六甲海峽南北向通行船舶數量持續增加。其中北向通行船舶數量觸底回升,并持續增加;南向通行船舶數量明顯增加。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9日兩周內,馬六甲海峽南北向通行船舶數量合計651艘。這一趨勢表明馬六甲海峽的運輸壓力正在逐步緩解。
新加坡港出口船舶等待時間已超9天,但其港口停靠船舶數量有所改善,已基本回到2023年同期水平。傅小燕表示,這些變化可能預示著航運市場的逐漸穩定和恢復。總的來說,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集運市場依然在逐步恢復中。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