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期貨:棉花價格指數持續下跌
本網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在七月,國內棉花市場的供應情況呈現出寬松的態勢,政策保持相對穩定。國家發放了20萬噸的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使得外棉進口量大幅增加。然而,紡織行業的運行狀況持續平淡,純棉類產品的銷售進展緩慢。受棉價下跌的影響,企業對于棉花的采購持謹慎態度,現貨交易的活躍度偏低。中國棉花協會對未來的棉花產量做出了預測:預計在2023/24年度,全國棉花產量將達587.7萬噸,較前一年有所下降,降幅為11.3%。同時,預計進口量將達到317萬噸,同比增長1.2倍,而消費量將增長4%,達到790萬噸。期末庫存預計為986.6萬噸,同比增長12.8%。
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棉花進入了開花期,新疆的局部地區則進入了裂鈴吐絮期。這一時期的氣候條件總體適宜,有望實現單產的新的高度。中國棉花協會還對未來的棉花產量進行了預測,預計到2024/25年度,棉花總產量將有所增長,達到約605噸,同比增長3%。
關于紗線和布匹的產量,七月的數據顯示環比有所下降。由于紡織市場的弱勢運行,企業新增訂單不足,導致銷售率繼續下降。據調查,七月的紗線產量較上月下降了5.2%,同比下降了14.1%。紗線的銷售率為68%,較上月環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同時,紗線庫存周轉時間為28.6天,較上月減少了2.4天。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七月的紗和布的產量環比均有所下降。
在庫存方面,由于棉市供應寬松和國內棉價波動下跌,紡織廠為規避風險,原料補庫的意愿不強。因此,七月的工業庫存環比有所下降。截至七月末,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為277.8萬噸,環比下降了49.5萬噸,降幅達到15.1%,但仍高于去年同期45.1萬噸。同時,紡織廠在庫的棉花工業庫存量為80.7萬噸,環比減少了3.1萬噸,但同比增加3.9萬噸。
在棉花進口方面,七月的進口量環比有所增長。我國進口的棉花以美棉為主,澳棉的占比也有所提升。據海關數據顯示,七月的進口量為19.9萬噸,環比增長了28.4%,同比增長了80.8%。其中美棉占比最高,達到39%,位居第一;澳大利亞則排名第二,占比為28%。
此外,國內紡織下游需求的延續平淡態勢也影響了企業的成品棉紗銷售價格。價格出現小幅回落,導致銷售利潤減少。皮棉的采購主要以謹慎為主,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持續下跌,月末跌至15420元/噸,創下年度新低。與此同時,國際棉價也受到市場避險情緒和USDA月報上調新年度產量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震蕩下跌的情況。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月均價為15673元/噸,環比下跌了355元,同比則下跌了2083元。CotlookA指數月均價為81.3美分/磅,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下跌。折算成含1%關稅的價格后,國內棉價較國際棉價高出1428元/噸,這一價差較上期有所縮小。綜上所述,國內外棉花市場在七月均面臨一定的挑戰和機遇。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上篇:雞蛋期貨:突破前期高點的難度較大
下篇:期貨國慶節放假時間 2024十一國慶期貨休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