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麥期貨漲幅受到抑制并最終下跌
本網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注意我國的玉米期貨是大商所的品種,一手合約10噸規模,但國際市場的玉米期貨走勢跟國內市場關聯大,也是可以關注的。
周四,芝加哥的大豆(4521)和玉米(2388)期貨價格呈現上漲態勢。在前一交易日的交易中,由于美國中西部地區迎來了有利的降雨和天氣轉暖,這兩個市場承受了一定的壓力。盡管小麥價格在前兩個交易日有所攀升,但受到黑海廉價供應的制約,其漲幅受到抑制并最終下跌。
截至北京時間19:45,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合約表現最為活躍,上漲了1.1%,達到了每蒲式耳9.88美元。玉米合約也上漲了0.5%,價格定格在每蒲式耳3.67美元。然而,小麥價格則下跌了1%,降至每蒲式耳5.36-1/4美元。
市場參與者對近期美國中西部炎熱干燥的天氣表示擔憂,這可能會影響美國玉米和大豆的豐收預期。對于大豆產量的預期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幸運的是,降雨已經緩解了許多地區的干旱狀況。
在歐洲,盡管黑海的廉價出口增加了小麥的供應量,但過多的降雨導致德國和法國的小麥作物減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國的出口競爭力。阿格斯媒體周四的預測顯示,2024/25年度法國對歐盟以外地區的小麥出口預計將大幅下降60%,降至410萬公噸,這是過去23個季節中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烏克蘭的糧食出口量在8月28日截止的2024/25年度7月至6月期間,從上一年的416萬噸激增至675萬噸。這一數據由農業部周四公布,顯示了全球糧食市場的動態變化。
據加拿大統計局周三發布的數據,今年加拿大小麥的產量預計將增長超過4%,低于分析師的預期。與此同時,全球小麥的供應量預計將達到九年來的最低水平。交易員在周三的交易中表現出對商品基金的興趣,他們大量買入CBOT的豆油和小麥期貨合約,而大豆、玉米和豆粕期貨合約則遭遇凈賣出。
這些動態反映了全球農產品市場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各種因素如天氣、產量、政策等都在影響著市場的價格走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上篇:瓶片期貨上市價格6850元/噸 交割基準價多少
下篇:天膠期貨:展開了一波穩健的上漲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