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馬老師好,塑料歷史新低了,想中長線建多,又不了解基本面,請老師分析下!
據我了解,現在幾乎所有能化品種都是極其悲觀,調研任何能化品種的人回來基本上都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做空。所以,你如果說基本面的話,現在所有能化品種基本上看起來都只有四個字:一切皆空!
調研 TA/EG 的人回來說,終端訂單損失了 60%以上,繼續空,現貨看到 2800;調研苯乙烯的人回來說,繼續空,現在貨都沒人要;調研塑料的人回來說,繼續空。似乎除了尿素由于春耕存在一定的需求之外,其他能化品種基本上都看空。
盤面上的能化品種基本上都輪著大跌,從最開始的原油、燃油和瀝青,到后來的苯乙烯,再到后來的 ta 和 eg,就連 PVC 這種和原油關聯度不大的都開始補跌,還有今天的 L 和 PP。基本上所有的能化品種,無一例外,只是暴跌的先后順序不同。
所以,如果你單純從基本面來看,你現在基本上是看不到任何利好的方面,而且在預見范圍之內,似乎也看不到能好轉的跡象。這個時候,你去看基本面,只有空,沒有多。成本坍塌+需求低迷,雙重打擊。成本端原油有可能還有二次探底,需求端依然不樂觀。
因此,我個人認為,做長期的看得不是基本面,而是眼光和格局。如果你認為自己買的是塑料,而不是某個價格,那么你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塑料為什么沒人用了嗎?我認為不會!盡管現在一直在傳限塑令,這個喊了好久了,但問題是,你并沒有一個能夠替代塑料的東西出來,所以限塑令在我看來,就是個嘴炮階段,除非你把容易降解,無污染,能夠替代塑料的東西給搞出來,不然說再多都沒用,所以我認為短期之內,塑料不會沒人用。反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需求反而增加了。
當你確定你是買現貨的,而不是買價格的,同時你認為塑料未來幾年不會沒人用,既然有人一直在用,那么它當前的價格和正常價格相比是否被低估。低估的幅度比較大,是可以輕倉買入遠月。但是價格底部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遠月升水的問題。
我一直沒有想辦法徹底解決這個換月升水的問題,找到的只是一些小的伎倆,做 t 賺價差沒有價格跌的快;直接開遠月多單,同時在近月主力合約做波段,高拋低吸,其實也是一個思路。就算你倉位再低,吃到連續三個板,你也得被迫強平。這個遠月升水問題,似乎是無解,只有靠行情自身才能解決了。
2008 年是 V 型底,這種底才是最值得抄底的底,因為它不需要你等太久,也不需要擔心換月問題,直接 V 型反轉,你抄底就能大賺。當時 L 指數從 6000 以下直接漲到 12000 以上,這種大底一旦抄對,利潤來的飛快。但是,2020 年的底還會是 V 型的嗎?
EB 大虧之后,我最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雖然我倉位輕,有對沖,不會爆倉;雖然我也采取部分倉位做 t 賺價差來減少換月損失;但遇到極端行情,三板強平,這些所有的一切意義都不大,治標不治本。如果是 U 型底,甚至更悲觀一些,是 L 型底。那么歷史低價格+遠月升水,這個 U 或者 L 的持續的時間越長,在低位換月損失的價差就越多。所以,真正值得抄底的只有 V 型底。如果不是暴跌帶來的 V 型底,那么左側抄底沒有意義,右側交易更好一些。
所以你只能去判斷它的筑底方式是 V 型還是其他型,2008 年跌的太快太狠了,加上我們的 4 萬億刺激,走出來 V 型底。2020 年這個跌幅總是慢悠悠的,當前價格水平也逼近了 2008 年的水平,這種緩慢下跌的方式,再加上目前缺乏有效的刺激措施,反彈力度可能不及當時,所以估計不太可能走出之前的 V 型反轉。
現在能化品種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價格基本上都是歷史最便宜的時候,但遠月都是升水結構。V 型底的話,不用擔心遠月升水結構,因為 V 型底反彈之后,近月慢慢就升水遠月。如果不是 V 型底的話,你去做中長期單子。你可以同時開近月主力合約和遠月次主力合約的單子,遠月長期持有不動,近月做波段,利用波段的價差來彌補換月價差的損失。
如果你去看基本面的話,就會像那些調研的人一樣,看了之后,沒辦法做多了,只能做空了,但是作為投機散戶來說,絕對價格處于歷史低位,不太建議去裸空,當然做短線無所謂,做短線重在隨機應變,怎么做都行。
做長線只能去做估值修復,至于是什么原因導致基本面變化了,從而發生估值的修復,這個從短期看不到,不過可以猜測,要么是原油減產大漲了,從成本端給予支持,要么是全球疫情解除,需求復蘇。同時做長線還要解決三個問題:一個是你的倉位管理問題,一個是想辦法解決換月價差損失的問題,一個是耐心。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