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北半球的冷氣又開始了。
南美的種植季節還在繼續,阿根廷的氣候比較干旱,這將會有效地彌補土壤水分過多、不利于大豆播種的問題。
受天氣、政策、物流、市場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上周國內玉米現貨價格整體走高。
山東玉米的現貨收購價格為2000-2050,華北地區的玉米現貨報價為1900-1950元/噸,而北港的新糧價格也在1880元/噸以上。
南部地區的玉米行情同樣強勁。
玉米現貨價格將會受到壓力,因為中美貿易關系有緩和的跡象,而且一些關鍵行業也傳出了關于國內玉米供應的消息。
東北和華北地區這一周出現大面積低溫,東北地區整體結冰,有利于玉米露天儲存,而且預計雨雪天氣正常,利于運輸;華北地區將出現短時干旱,有利于新一季的玉米產量。
但是,華北,西北,江淮,長江以南地區,在這個月底,預計將會給物流帶來很大的壓力。
目前,北港新玉米集運量偏低,陳糧大量出庫,對華北地區新糧價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海外,阿根廷對玉米播種意愿和收成的預測都有所提高,阿根廷這一周降雨較少,預計玉米和大豆播種進度會有所提高;美國玉米和高粱出口數據都被調低,加之目前和下周強勁的冷卻,玉米運輸受到影響。
中美兩國的貿易關系最敏感的是大豆、豆粕。
中美貿易熱風的出現刺激了大盤下跌,基本面也是利好行情。
上周,國內豆粕價格普遍下跌80-120元,而港口豆油的庫存仍保持在7百萬噸左右,可見其價格下跌的壓力。
本周,氣候條件仍然是全球大豆市場的一個利好因素,這主要包括:一是阿根廷的暴雨之后,氣候進入了一個相對干旱的時期,這將會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水分,從而促進大豆的播種,樂觀預期阿根廷的大豆核心地區的播種將會有60%的進展;第二,巴西南部地區出現了大豆銹菌的消息,巴西南部地區的溫度比往年要低,降雨也比往年要少,這對大豆的生長有利;第三,北美地區的霜凍力量減弱,整體干旱,有利于陸路和水路的交通;第四,東北地區本周氣溫較低,也有利于運輸。
加之美豆庫存增加,南美大豆產量預計擴大,國內庫存居高不下,豆粕庫存出現脹庫、停機風險,豆類市場總體承壓。
本周,整個北半球的氣溫都在下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冬小麥和相關的糧食產量受到了影響。
上周,中國北部地區的溫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華北地區的最低溫度已經降到了0攝氏度。
10~11月份冬小麥產區溫度較高,對出苗有利,但此次降溫對冬小麥的生長影響較大。
華北地區的降水量也不容樂觀,山東,河北,豫北等地出現了旱情,部分地區灌溉條件不好的地區,小麥的后期生長受到了壓力。
(中華糧網)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