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午盤收盤時,國內期貨主力合約的表現則互有漲跌。集運指數(歐線)上漲超過2%,苯乙烯(EB)、液化石油氣(LPG)和玉米的價格也有所上漲,漲幅均超過1%。另一方面,紅棗、碳酸鋰下跌超過3%,滬錫、紙漿、丁二烯橡膠(BR)和國際銅的價格也有所下跌,跌幅均超過1%。
在今年春節前的一個月里,鋁錠社會庫存的累庫幅度僅有1.3萬噸,遠低于歷史同期水平。按照歷史規律,春節后庫存高點與前期低點相比平均累庫幅度為57萬噸,但由于鋁水比例的提高,以及從市場調研情況來看,中大型企業春節期間大多不減產停產,而中小型企業的減停情況也要低于歷史同期。在云南生產沒有擾動的前提下,預計今年春節期間的累庫幅度僅超過40萬噸,庫存峰值在85萬噸左右,依舊低于歷史同期水平。
在此背景下,市場情緒和現貨市場冷清的綜合影響使得價格承壓偏弱,但下滑的空間和動力均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考慮布局多單,等待節后消費復蘇。同時,海外礦與煉廠因利潤問題接連關停,國內北方冬季部分礦山停產導致國內鋅精礦供應減少,今年冬儲原料庫存水平低于往年同期低位。此外,國內冶煉廠現貨TC繼續走低,由于冶煉廠利潤過低,煉廠陸續出現增加檢修/延遲檢修,產量預期繼續下滑。然而,臨近春節放假,下游消費基本接近尾聲。由于24年春節較晚,預計節后的消費將會有明顯的復蘇,這將對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春節前一周,社會庫存量維持在相對低位水平,僅為7.18萬噸。然而,在春節前兩周,我們開始看到庫存累積的跡象,但同期累積的庫存量僅超過2020年,僅為0.2萬噸。市場對一季度煉廠減產力度保持高度關注。隨著鋅錠減產端的發酵,預計2024年春節期間庫存累積幅度可能低于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約13.13萬噸)。
考慮到當前的需求淡季和價格回調,我們建議在適當的時候逢低布局多單。然而,我們也需要警惕海外進口鋅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影響。國內市場在春節前受放假、計劃檢修等因素的影響,精鉛供需形勢逐漸趨緊,但供應減量主要來自再生精鉛。
再生煉廠因假期因素和廢鉛酸電池的高價位,再生鉛原料供應恢復相對較慢。需求端,國內需求因物流和放假因素的影響而下滑,鉛蓄電池企業開工率下降,階段性供需錯配矛盾得到緩解。然而,整體社會庫存累積緩慢,僅在春節前一周達到4.42萬噸,顯示出輕微的累積跡象。這使得國內鉛價保持相對抗跌。
節后,白銀作為副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抵補原生鉛冶煉利潤,帶動原生鉛生產穩定恢復,再生鉛也有復產預期釋放供應增量。然而,考慮到下游替換需求相對走弱的預期,預計鉛錠將穩定累積庫存,累積幅度可能在2-4萬噸之間。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