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豬企披露了2月銷售數據,整體呈現出“一增兩減”的特點。其中,“兩減”是由于春節假期因素影響,這些豬企2月的出欄量、銷售收入普遍下降。然而,“一增”則是由于銷售均價普遍回升。業內人士指出,二次育肥現象、春節期間消費量提升以及當前豬價上漲趨勢的觀望情緒等因素對豬價上漲產生了影響。然而,目前看來,豬價上漲趨勢仍需觀察。
截至3月12日,大多數A股養豬企業披露了2月銷售月報。從數據來看,出欄量、銷售收入普遍下降。新希望銷售簡報顯示,該公司2月銷售生豬環比降幅約為24%,同比下降約25%。溫氏股份和天邦食品的銷售數據也顯示,銷售量環比下滑幅度較大。
然而,除開出欄量、銷售收入普遍下降的共性,另一個共性是售價集體上漲。新希望和牧原股份等企業的商品豬銷售均價在2月有所上升。華南養豬黑馬東瑞股份的銷售均價更是高達16.03元/公斤,環比上升4.41%。北方地區區域龍頭大北農的銷售均價也達到了13.84元/公斤。
總的來說,近期豬企的銷售數據反映出豬價上漲的趨勢,但具體走勢仍需觀察。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應謹慎對待豬價走勢,避免盲目跟風。超過13.66元/公斤的價格,表明各養豬企業在2月份的銷售價格也達到了自11月以來的局部高點。這主要是由于春節效應的影響,春節后豬價開始回落。然而,春節回落后,豬價似乎有上漲的跡象。據中國養豬網的數據,3月8日,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4.47元/公斤,與上周五相比上漲了3.06%。
行業內出現的“二次育肥”現象也對豬價上漲產生了影響。所謂的“二次育肥”是將本該出欄的豬繼續壓欄,待體重更重時再出售。這導致原本應該2月出欄的豬推遲到3月出欄,從而增加了存欄量。然而,這并不能視作趨勢變化,目前的價格變動只是年前一些因素導致供給變化的反應。豬價的變化反映了預期的調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官方和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農業農村部將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從4100萬頭調整至3900萬頭,從目前的能繁母豬等相關數據來看,2024年豬價將比2023年好,2025年會進入上升通道。
盡管豬周期目前仍然存在,但整體趨勢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期的特點將不再像過去那樣明顯。然而,大資本的介入使得周期拉長,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提高產能。然而,對于規模化豬企來說,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成本問題。最近一段時間,牧原股份的董事長秦英林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科技創新對養豬的重要性,并指出行業還有600元的成本降低空間。東瑞股份也表示,他們將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以降低養豬成本。這些規模化豬企的做法表明,他們正在積極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