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優化自治區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皮棉出疆補貼從之前的300元/噸降低至200元/噸,這是一個重要的調整。然而,相較于2022年的補貼政策,針對下游產成品紗線、坯布等品種的出疆運費補貼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調。就疆棉出疆運補而言,本次調整延續了此前補貼下降的趨勢。
自2022年9月1日起,運費補貼從500元/噸下調至300元/噸,如今再度下調至200元/噸。這一政策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新疆紡織產能大規模擴張的背景。對比近兩年的疆內商業庫存和出疆數量,我們發現,疆內市場棉花就地消化的量逐漸增大。加上海外訂單對疆棉制品的限制以及內地紗廠生產成本偏高等因素,內地傳統銷售區對新疆棉的需求量有所下降。
然而,出疆運補的下降并不意味著未來出疆量的減少。國內皮棉現貨貿易的貨權轉讓主要有兩種形式:借助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等大平臺進行現貨轉讓,或通過期貨市場注冊倉單進行倉單流轉或交割。盡管倉單注冊需要考慮到交易所為交割庫制定的升貼水,但從2022年的運補下調對比來看,交易所并未調整內地交割庫升貼水公式中的固定數額。這意味著,運補的下降反而會提高內地庫的升貼水,刺激貿易商進行皮棉出疆并轉做內地倉單的交易。
這種現貨交易邏輯在去年年末、今年年初這一時間段中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由于下游產銷疲軟,加上新花上市擠壓市場銷售流動性,疆內棉花銷售進度嚴重滯后,棉商不得不考慮通過其他渠道變現棉花資源。隨著物流公司下調公路運費,疆棉公路出疆數量遠超往年同期水平。從新疆到內地庫的倉單占比數量達到32.19%,為近五年來同期新高。這一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銷售疲軟的局面。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問題就此解決。短期的逐利可能放大并激化中長期更大的供需矛盾。由于皮棉出疆不具有可逆性,儲備棉倉庫均在內地,拋儲政策難以直接覆蓋新疆市場。這也使得新疆、內地棉花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供需分化。在新疆,紡紗成本更低,紡企維持較高開工負荷,但皮棉資源的流失可能放大棉花年度期末的翹尾行情。而在內地棉花市場,紡紗成本高企背后面臨著訂單的缺失,開工負荷降低的同時,疆棉、進口棉、儲備棉的供應結構卻顯得充盈。
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日益激化的疆內市場,也要關注供需孱弱的內地市場。下方應關注疆內紡織大廠利潤及成品庫存,上方則應關注內地紡企的接受度和儲備棉輪出的壓力位。目前來看,鄭棉估值上下空間均有限,但產業基本面的因素無法打開向下的空間,除非出現更大利空的宏觀因素。這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市場動態,做好應對策略。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