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后市,劉冰欣指出,“雙粕”的商業(yè)庫存雖然不算高,但日益增加的到港量使得市場的累庫預期日益增強。因此,市場的拋壓依然存在。在豆粕基差方面,華東地區(qū)的江蘇張家港近月報價相對于M2409合約而言為-100元/噸,遠月報價則為-30元/噸,這表明市場對遠月價格有看漲預期;而華南地區(qū)的廣州富凌近月報價為-80元/噸,遠月報價為-20元/噸。
假期過后,豆粕的一口價普遍突破了3450元/噸大關,較假期前上漲了約150元/噸。短期內,受天氣題材交易的影響,“雙粕”有望維持偏強震蕩態(tài)勢,但南美大豆即將上市,加上國內冬油菜也將收割上市,需警惕價格回調風險。預計短期內豆粕的走勢將繼續(xù)強于菜粕,可繼續(xù)關注豆粕、菜粕2409合約價差走擴的機會。
石麗紅認為,5月至8月是北美的種植季,市場將圍繞北美天氣展開交易。國內豆系商品估值的波動也將參考CBOT豆類市場的走勢。目前,美豆正處于播種期,過去一周美豆主產區(qū)被零星陣雨覆蓋,略微延緩了大豆播種進度。最新預報顯示,未來兩周美豆主產區(qū)降雨減弱,天氣有望轉好,播種進度可能再度加快。通常,較快的播種進度與高單產潛力掛鉤。若后續(xù)播種進展順利,那么本輪豆系商品的反彈將終止。6月份,美豆將步入關鍵生長期,屆時圍繞天氣題材的交易將使美豆呈現漲勢但不易跌勢。
此外,短期市場還在交易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減產,后續(xù)需關注減產幅度的兌現情況。CBOT大豆和DCE豆粕行情或有反復。同時,洪澇損壞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對巴西大豆出口裝運造成擾動,不排除市場再交易一波到港不及預期的可能。
對于油脂后市,石麗紅認為隨著市場逐漸消化南美大豆和歐洲菜籽的供應,油脂市場將逐漸回歸基本面。她強調,在市場波動中,投資者應保持冷靜,理性分析市場走勢,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近期,由于部分地區(qū)的減產和海外市場漲勢放緩,油脂市場的走勢仍存在一定的反復可能。在此背景下,我們應保持謹慎,避免盲目追漲。
劉冰欣觀察到,在國內三大油脂板塊中,豆油受到美豆的影響最大,菜籽油則有超跌反彈的態(tài)勢,而此前表現強勢的棕櫚油卻成為了油脂板塊的“短板”。根據5月初公布的一項調查,馬來西亞4月棕櫚油庫存料進一步下降,可能降至一年來低位。然而,棕櫚油即將進入增產期,其基本面相對較弱。因此,投資者在操作時需謹慎對待。
總的來說,雖然市場環(huán)境有所變化,但投資者仍需保持冷靜,謹慎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市場走勢、基本面情況以及政策變化等,以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yè)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yōu)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yōu)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yōu)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