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季度腳步的回顧,原本應處于國際海運市場淡季的4月至6月,卻因多種因素而變得不再平淡。在紅海危機的長期化趨勢下,最新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6月的最后一周,蘇伊士運河的集裝箱船通過量相較于去年同期下滑了驚人的91%,而亞丁灣的集裝箱船抵達量也大幅下滑了92%。這反映出地緣政治擾動所帶來的船舶繞行現(xiàn)象,已經在集運供給端產生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從4月開始,海運價格經歷了連續(xù)的上漲潮。各大航運公司多次上調價格,推動亞歐、北美、南美等主要航線的價格持續(xù)攀升。特別是歐洲和美洲的航線,其運價漲幅普遍達到了兩位數,部分航線的運價甚至暴漲近50%,再次出現(xiàn)了“一箱難求”的情況。此外,由于繞航、港口擁堵和罷工等多種原因導致的運力供給不足,進一步加劇了航運公司提升報價的動力。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于7月1日發(fā)布的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SCFIS),歐洲航線的最新報點達到了5353.02,再次創(chuàng)下年內新高,相較于前一周上漲了12.3%。具體來看,從4月22日至7月1日,SCFIS歐洲航線的報價已經連續(xù)10周上漲,累計漲幅高達151%。
在飆升的運價背景下,航運市場的熱度也出現(xiàn)了大幅回升。根據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二季度中國的航運景氣指數為122.05點,相較于一季度大幅上升了18.17點,進入了較為景氣的區(qū)間。同時,中國航運信心指數也出現(xiàn)了顯著上升,達到了141.88點,所有企業(yè)信心指數均有所上升,并位于景氣分界線以上。
隨著傳統(tǒng)旺季的臨近,三季度通常成為亞歐航線的繁忙時期。歐美市場的需求將在圣誕節(jié)前迎來增長,加之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可能會采取降息行動,這可能會進一步刺激商品進口需求。此外,期貨研究報告指出,中東沖突未見緩解跡象,復航概率中短期降低,繞航持續(xù)時間可能延長,這對遠期期貨合約價格構成了支持。
現(xiàn)貨運價方面,在貨量充足的情況下,市場對運價仍抱有看漲預期。特別是歐洲的補庫仍在進行中,加上加征關稅前的集中出貨,預計7月的運輸需求將維持在高水平。周德全,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發(fā)展研究所所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國際集裝箱海運市場需求正在恢復,有效運力供給偏緊,因此運價上漲的趨勢短期內可能會持續(xù)。
目前,航運公司正在考慮或已經實施對高附加費的臨時加征。據了解,7月上旬從上海港或青島港出發(fā)至荷蘭鹿特丹港的40英尺集裝箱現(xiàn)艙報價普遍在8000美元左右(最高接近9000美元),這相較于5月中旬的價格上漲了約一倍,相較于去年11月的紅海供應鏈危機爆發(fā)前的價格更是上漲了超過五倍。
值得一提的是,航運巨頭馬士基已經通知,從7月9日起,遠東亞洲至北歐的旺季附加費將大幅上調。以小柜2000美元和大柜4000美元的形式實施。在7月的第一周,上海至鹿特丹港的小柜運價均值約為5200美元,大柜約為8700美元;而到了第二周,運價中樞進一步上漲至小柜5500美元左右,大柜則接近9000美元。馬士基表示,未來幾個月對航運公司和企業(yè)來說將充滿挑戰(zhàn),因為經由紅海的集裝箱運輸中斷預計將持續(xù)到今年第三季度。為了避免胡塞武裝在紅海的襲擊,自去年12月以來,馬士基和其他航運公司已經開始讓船只繞道非洲好望角,這延長了航行時間并推高了運費。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yè)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yōu)勢:互聯(lián)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yōu)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yōu)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