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全球棉花市場的風云變幻再次被USDA的全球棉花供需報告所揭示。報告顯示,對于即將到來的2024/25年度,全球棉花的產量、消費量以及期末庫存均出現了下調的態勢。
北半球的主要棉花產區,如中國、美國和印度等地的棉花已經陸續采收,這使得全球棉花產量的數據變得更加明朗。具體數據顯示,全球棉花產量相較于10月份下調了10萬噸,降至2529.5萬噸。同時,期末庫存也出現了12.5萬噸的下調,這一數據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利多支撐。然而,由于全球棉花消費量的持續下調,這種利多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
在國別方面,美國的棉花市場也出現了相應的調整。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美國棉花的產量和出口量均有所下調,而期末庫存則有所上調。具體來說,美國棉花的產量下調了0.2萬噸,降至309萬噸。這一下調主要是由于部分州產量下降明顯,盡管佐治亞州產量有所增加,但并未能抵消總體產量的下滑。與此同時,美國棉花的出口量也出現了下調,這使業者對本年度美棉出口任務的完成情況產生了擔憂。
市場上的多空因素交織,使得棉花價格呈現出震蕩運行的態勢。11月份的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數據結果多空影響并存,并未給市場帶來明顯的趨勢性指引。除了基本的供需因素外,市場的宏觀因素也受到了參與者的關注。例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11月8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對美棉需求的看好情緒。然而,美元的上漲使得美棉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的吸引力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降息帶來的看漲氛圍。
近期,美棉的價格呈現區間震蕩運行的走勢。根據監測,ICE美棉12月合約的結算價格在67-72美分/磅之間波動。盡管USDA的月度供需報告下調了美棉的年度出口預期,但美棉的周度銷售報告顯示,近四周美棉的出口量連續保持增加,主要買家為巴斯基斯和越南等地。這表明月度供需報告的數據統計周期可能尚未完全反映近期美棉出口回升的變化,未來的年度出口量或許存在改善的可能。
作為往常美棉市場的最大買家,中國的棉花市場消費量及消費能力將對美棉的出口總量產生決定性影響。據調研,11月份國內主要港口的美棉現貨基差大多在3000元/噸左右,這使得美棉的性價比優勢不足,成為短期內制約國內商企購買的重要因素。許多商企期待明年1月份進口關稅配額發放后,能夠刺激進口窗口的開啟。因此,短期內外盤美棉價格預計將繼續呈現出區間震蕩運行的走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