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芝加哥大豆周四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創下兩個月來的新高,原因是阿根廷的過度降雨加劇了市場對供應的擔憂,引發了空頭回補。小麥在四個交易日中第三個交易日上漲,玉米也出現反彈。
農業咨詢公司SovEcon的董事總經理Andrey Sizov表示,由于阿根廷的暴風雨,豆類似乎是目前的主要驅動力。基金本已進入空頭回補模式,天氣干擾似乎大大加快了速度。一些基金措手不及,看來他們沒有預料到這一變化。
截至0316 GM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最活躍的大豆合約上漲0.9%,報每蒲式耳12.20-3/4美元。小麥期貨也上漲1%,報每蒲式耳5.50-1/2美元。玉米期貨上漲1.3%,報每蒲式耳4.44-3/4美元。
據當地一家谷物交易所和一位氣象專家周三表示,阿根廷主要谷物產區新一輪強降雨可能對該國當前的大豆和玉米作物造成極大破壞,并可能影響產量。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
分析師們表示,在預期種植面積和季度庫存報告公布之前,交易商們也在回補空頭頭寸,這些報告歷來都會對市場造成沖擊。
此外,商品基金周三凈買入CBOT大豆、豆粕、豆油和玉米期貨合約,凈賣出小麥期貨合約。這表明基金在回補空頭頭寸,為未來的市場走勢奠定了基礎。此外,有消息稱,有機構私下向未公開目的地銷售了12萬噸美國大豆,這為大豆市場提供了額外的支撐。
自2月27日以來首次宣布此類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據谷物貿易協會Coceral周三報告,歐盟和英國今年的軟小麥產量預測下調了540萬噸,原因是該地區的暴雨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這場暴雨不僅影響了作物的生長,還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中國海關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巴西玉米出口量超過了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玉米供應國。這一數據表明,巴西在玉米出口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增長。此外,巴西還提高了大豆出口量,數據顯示,1-2月期間,中國從巴西進口了410萬噸玉米,總計61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78%。這一增長反映了巴西農業的強勁表現和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
總的來說,這兩則消息都反映了全球糧食市場的動態和變化。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顯著,糧食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希望各國能夠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確保全球糧食的穩定供應。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