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本面來看,基層余糧有限,貿易商們紛紛挺價惜售,這為期現貨價格的上漲奠定了基礎。然而,需求端卻顯得較為疲軟,深加工企業正處于原料去庫存的周期,加上產品庫存高位,后續采購可能仍將保持謹慎。生豬去產能雖然暗示著飼料需求的提升,但幅度有限,且階段性的二次育肥可能積淀一定的反彈動能。
然而,我們面臨兩方面的阻力。一方面,小麥即將全面上市,后續的替代作用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雖然玉米進口有縮量的預期,但谷物進口量卻依然維持高位,預計對需求的提振效應將有限。因此,在玉米期現貨價格經歷5月以來的反彈之后,預計其繼續反彈的空間將受限,短期內可能將承壓偏弱為主。
USDA在5月10日公布的供需平衡報告顯示,預計2024/25年度美國玉米產量為3.77億噸,比去年減少3%,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播種面積減少的影響。整體來看,美國玉米產量仍將創下歷史第四高的紀錄。由于美國玉米總供應量的增幅超過了用量,2024/25年度期末庫存將比上年增加8000萬蒲。如果預測成真,這將是自2018/19年度以來的最高值。庫存用量比預計為14.2%,高于上年的13.7%,這也是自2019/20年度以來的最高值。巴西玉米產量的預期下調以及阿根廷產量的預估減少,也使得供應條件依舊寬松。
放眼全球,2024/25年度全球玉米產量將從上年的創紀錄水平下降到12.20億噸,期末庫存預計為3.123億噸。整體來看,此次報告對于全球玉米產量的預估降低,且低于市場預期水平,顯示出全球供需形勢的微妙變化。
在我國,市場調研顯示,東北三省一區的玉米種植面積略有下滑。其中黑龍江的降幅較小,而遼寧的降幅較大,吉林和內蒙古則略有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玉米與大豆之間的改種指標任務以及部分地區對玉米虧損的擔憂,導致種植面積略有縮減。地租成本的普遍下滑也使得玉米的折港成本有所降低。近期期現貨價格同比上漲,期貨價格低位上漲的空間更大,這帶動了期現基差的負向擴大。考慮到淀粉庫存仍處高位且存在下跌的可能,以及原料玉米存在反彈預期,預計產品原料價差將有望收斂。
中長期來看,雖然玉米豐產,但國內供需仍存在缺口,缺口主要依賴進口替代彌補。與此同時,當前的價格與2015年的價格相差不大,但當時的供需環境與現在大相徑庭。尤其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像2015年那樣龐大的臨儲庫存。因此可以推斷,現在的價格正處于低估值區間。從價值角度來看,我們相信中長期的震蕩走強仍有一定的空間,因此建議逢低偏多布局。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