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五月,飼料原料的價格已然告別了四月的低迷,轉而呈現出一片持續上漲的勢頭。專業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豆粕與玉米價格的攀升,預示著后期飼料價格的上漲壓力依然存在。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大型養殖集團與規模化養殖場的生豬生產效率顯著提升,即便飼料價格出現上漲,他們也能夠通過調整生豬的出欄節奏來抵消部分影響,因此對養豬成本的實際影響可能相對有限。
原料價格的回升明顯。“五一”假期后,飼料原料市場出現了顯著的變化。據Wind數據所示,5月21日大連豆粕的現貨價格報3550元/噸,較四月底上漲了190元/噸,漲幅達到了5.65%。與此同時,哈爾濱地區的玉米(國標三等)出庫價也較四月底上漲了50元/噸。
對于豆粕價格上漲的原因,期貨的高級農產品研究員畢慧解釋道:“短期內,國內豆粕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到外盤美豆期貨價格走強的帶動。而由于進口大豆成本高企以及下游的剛需補貨、糧商提貨的節奏較快,國內的大豆價格整體上仍將保持偏強的運行態勢,這將對豆粕價格形成成本支撐。”
而對于玉米而言,畢慧表示,現在北方地區的玉米源正在轉移至糧商手中,而東北地區的深加工企業也開始收購干燥的玉米。在北方玉米集港價格上漲的帶動下,沿海港口的玉米價格也跟隨走強。
眾所周知,飼料成本在生豬養殖成本中占據了60%-80%的比例,因此在養殖企業的生產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前,飼料價格的持續下降令人矚目。然而,從養豬成本的角度來看,飼料成本的下探也助力了四月份多家頭部豬企實現了降本的效果。例如,牧原股份表示,四月份其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4.8元/公斤,相較于三月份下降了0.3元/公斤。他們表示,這得益于飼料成本的下降以及生產成績的改善。同樣,溫氏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也表示,得益于疫病防控效果顯著以及飼料原料價格的下降,四月份公司的養豬成本控制得相當理想。綜合成本已降至14.4元/公斤左右,環比減少了0.4元/公斤。
近期能繁母豬、商品豬的存欄量均有所下滑,且飼料成本也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將對生豬養殖的利潤及成本形成支撐。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