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豬價格的持續上漲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生意社的統計,近期國內生豬市場的供需博弈依然激烈。河北部分地區的外三元生豬價格依然偏強運行,整體位于15.8—16.4元/公斤區間。受現貨需求提振的影響,生豬期貨也出現了大幅上漲。截至5月22日收盤,生豬期貨主力合約收報18450元/噸,漲幅達到了驚人的1.32%。據了解,自2月7日生豬期貨價格觸底反彈以來,累計漲幅已達驚人的16%。
去年年底由于疫病影響,養殖企業拋售導致超賣現象。今年年初隨著供應壓力下降,豬價強于預期,此外疊加飼料成本大幅下降,期貨價格在2月下旬逐步企穩走強。期貨飼料養殖研究員馬幼元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切都歸功于二次育肥的推動。
二次育肥導致豬價飆漲,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了解,自2月下旬開始生豬價格止跌反彈,進入4月份后震蕩微跌,4月末止跌,5月份開始再度上漲。據卓創資訊監測,5月20日全國瘦肉型生豬交易均價15.75元/公斤,較4月28日上漲了0.99元/公斤,漲幅達到了6.71%。無論是3月份還是5月份的上漲,都與二次育肥有著密切的關聯。
南方生豬來源渠道較為豐富,對豬價上漲具備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北方散戶及中小場去產能情況較為普遍,空欄率較高,市場對后市行情持樂觀態度。由于母豬及仔豬補欄周期較長,風險隨之提升,一些養殖戶選擇二次育肥,靜待豬價上漲。
本輪二次育肥主要補欄90—125公斤體重段的標豬,走二育的豬價較高,從而帶動正常出欄生豬的價格上漲。此外,二次育肥戶補欄部分120—125公斤的標豬,與屠宰企業形成標豬收購的競爭關系,進一步提振豬價。北方已進行至少兩輪的二次育肥集中補欄,側面反饋了空欄率較高的現狀。
自2月中旬以來,生豬價格從2月末的13.48元/公斤震蕩上漲至5月20日的15.75元/公斤,漲幅達到了驚人的2.27元/公斤,漲幅達到了16.84%。這一漲幅創下了歷史新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能繁母豬去化導致的,從2022年底至2024年3月累積去化達到了驚人的9%。與此同時,去年4季度北方疫情導致肥豬和母豬出現大量損失,仔豬出生量也從去年10月份開始環比下滑,市場預計2—3季度生豬供需存在缺口,對遠月豬價預期較好,驅動了期現貨市場的上行。此外,年度3%的CPI目標促使宏觀資金偏好生豬產業,進一步推升了期貨遠月價格。
盡管春節后通常是豬價的淡季,但今年的期現貨市場卻有著下跌預期。節后價格下跌兌現后(13元/kg),繼續下行無力,下方支撐偏強。隨后在二次育肥、壓欄等情緒的提振下,價格由底部拉升至15元/kg附近,行情再次開啟震蕩。近期豬價再次開啟上漲態勢,這無疑給養殖戶帶來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