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豬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全國部分地區豬價已漲至16元/公斤以上。生豬期貨價格也節節攀升,最新價格較春節前低點累漲超16%,這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旬與5月上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5.3元/千克,為2023年10月上旬以來高位,環比上漲0.3元/千克,漲幅2%。今年以來,生豬價格呈震蕩走勢,最新價較年內低點上漲11.68%。由于生產能力和供給調整的影響,養豬業對未來市場抱有積極態度。北方地區尤為明顯,由于產能減少,養殖業者紛紛開始二次育肥,進一步加劇了生豬市場的供應緊張,導致生豬價格居高不下。
近期,隨著豬肉價格的穩定,補欄量有所增加,而大規模養殖企業卻保持相對較低的出欄量。這些因素都可能推動短期內生豬價格繼續走強。事實上,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價格小幅攀升至16.70元/公斤。專家分析,近期生豬市場因產能縮減導致供應趨緊,養殖端的壓欄動作推高了價格穩定性。受此影響,二次育肥補欄活動增加,短期內生豬價格可能維持強勢。
預計隨著產能去化效果顯現,以及養殖成本的下降,未來3-5個月生豬養殖行業有望保持盈利狀態。這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基于產能去化逐步兌現導致生豬供給減少的根本原因。同時,市場對下半年生豬行情存在樂觀預期,部分養殖群體開始從事二次育肥操作,這也分流了部分市場供應。
當前市場供應階段性過剩的局面將逐步得到改善。供應方面,前期產能調減的效果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逐步顯現。需求方面,根據季節性消費規律,5月和6月的豬肉消費量通常比3月和4月多出5%至10%,這有望為豬價上漲提供助力。
期貨機構表示,從供給端看,生豬供給收縮的趨勢性拐點已經到來。雖然本輪生豬產能調減的過程較為平緩,但加速的時點主要發生在23Q4和24Q1初。供給端基本面或不支撐豬價連續跳漲,預計二次育肥入場積極性或難以復刻2022年。這并非全無道理,因為從農業農村部4月的能繁母豬存欄數據來看,能繁母豬存欄持續去化仍在進行中?紤]到成本方差和高資產負債率的影響,價格上漲后產能增長速度慢或許是現實情況。
近期,養豬行業可謂迎來一波久違的回暖潮。根據最新數據表明,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已達到58.21元/頭,這是自去年9月8日以來的首次回正。這一轉變標志著生豬養殖行業正式擺脫了長期以來的虧損陰影。而外購仔豬養殖利潤更是高達204.15元/頭,創下了2023年的新高。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從產能去化的連續性來看,當前豬價景氣度逐步向好。向后看,當前已累積的產能去化幅度已經較大,一輪新周期的產能去化基礎正在積累中。這無疑為未來的生豬市場提供了積極的信號。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數據的不斷更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積極的趨勢正在顯現。未來幾個月,生豬市場有望保持盈利狀態,而養豬行業也將迎來一波復蘇的浪潮。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