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滬銅一路高歌猛進,創下上市以來新高。然而,自五月底起,滬銅回調的跡象開始顯現。然而,周三、周四的兩天,其走勢卻呈現出上揚的狀態。截至周四收盤,主力合約上漲了1.30%。前期的上漲行情主要是由礦端產出不足引發的。加工費自高位快速下滑,嚴重擠壓了煉廠利潤,進而導致供應壓力傳導至冶煉端。
然而,與此同時,國內密集出臺的消費刺激政策、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升溫,以及市場關注度的快速上升,共同推動了銅價開啟趨勢性上漲行情。但同時,從歷史性的高庫存和Contango結構的價差可以看出,現貨交投并未兌現前期的強預期,此前上漲行情存在超漲的部分。因此,近期銅價自高位回落屬于正常現象,前期超漲的部分正在逐漸回吐,銅價正在回歸基本面定價。
盡管如此,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已經轉向了中國高銅價下消費放緩、社會庫存走高的狀況。同時,雖然銅精礦現貨加工費已經轉負,但國內煉廠充分利用廢銅資源,5月份銅產量創下紀錄新高,未鍛軋銅單月進口也恢復到51.4萬噸。然而,國內銅消費已步入淡季,這意味著國內銅資源供應依然充足。
當前的矛盾主要在于供應面臨剛性約束,對銅價產生較強的支撐作用,但下游的消費卻相對疲軟。銅桿、銅管、銅棒和銅材產量在5月均呈現下行趨勢,年內銅庫存尚未進入明顯的去化周期。同時,當前交易所庫存處于歷史性的高位,消費現實顯著低于預期。
肖靜分析稱,供應端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自6月以來,精廢銅價差明顯縮窄,目前已跌破1500元/噸,而原料成本(TC)仍未有明顯改善,廢銅的供求關系也變得更加緊張。這意味著下半年國內精銅的產出增速大概率繼續降溫,這將為銅價提供下方支撐。
展望未來,李艷婷表示,銅價已經下移到新的位置,前期的情緒層面的漲幅已經回吐完成。后續的風險主要在消費層面。如果消費持續走弱,銅價有可能繼續回落,但73000~75000元/噸附近仍將保持穩定。她指出,這個價格區間對于銅價具有強大的支撐作用。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