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目前最活躍的天氣期貨是哪個品種?
本網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天氣期貨在國外的發展歷程可謂一波三折。早在1997年,世界上首筆天氣期貨便以場外交易的形式在安然公司和科氏工業集團之間展開。合約中明確規定了,在一定天氣指數條件下,作為能源生產商的科氏工業將得到一定賠償。
然而,由于OTC市場存在的潛在信用問題和流動性問題,CME在1999年正式啟動了首個具有標準化合約的氣溫衍生品——天氣指數期貨。此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期貨的規模不斷擴大,不僅當時的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推出了天氣期貨合約,日本的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也加入了這場交易。
到了2007年,CME更是推出了颶風期貨(Hurricane Future)和降雪期貨(Snowfall Future)等其他品種的天氣期貨。然而,天氣期貨交易量一直相對較低,屬于非主流的期貨類型。目前,僅有以CME為代表的少數幾個交易所進行交易。然而,自2021年以來,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加劇、能源價格波動不定,天氣期貨的成交量卻呈現出節節攀升的趨勢。
全球目前最活躍的天氣期貨當屬CME的天氣指數期貨,其中包括取暖度日(Heating Degree Days)HDD指數期貨、制冷度日(Cooling Degree Days)CDD指數期貨以及取暖季節指數期貨(SHDD)和制冷季節指數期貨(SCDD)。
這些期貨合約吸引了眾多行業參與,包括農業、能源、電力行業、管理基金和對沖基金等。以取暖度日和制冷度日指數期貨為例,它們主要衡量歐美國家人口密度大、經濟活動強的城市的日均溫異常程度。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對于溫度期貨(衍生品)有著不同的對沖需求。
對于農業企業而言,高溫天氣可能導致農作物生長受損或需要額外的灌溉措施,從而增加生產成本。因此,農業企業可以利用溫度期貨對沖高溫風險,確保在溫度異常高的情況下獲得賠付以覆蓋額外的成本。另一方面,能源公司尤其是電力公司,在夏季因空調使用增加而面臨電力需求飆升的情況。溫度期貨可以幫助這些公司鎖定價格,平滑利潤波動。
旅游業和零售業也不例外,炎熱的天氣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出行和購物行為。通過溫度期貨,旅游公司可以對沖高溫可能帶來的游客減少的風險,而零售公司則可以減少因氣候異常帶來的客流量下降的營收沖擊。這樣的背景下,天氣期貨的發展前景可謂十分廣闊。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上篇:工業硅期貨:期價可能呈現偏弱震蕩
下篇:開展天氣期貨的必要條件 天氣期貨在哪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