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晶硅光伏產業的重要成本因素之一,電力改革政策的影響不容小覷。回望過去幾十年新能源產業的成長歷程,浙商期貨新能源項目部資深部長陸詩元回首指出,在初期發展階段,補貼政策為降低新能源生產成本所帶來的沖突提供了一定支持,隨之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生產成本有了大幅下降。而過去存在的產業鏈不完備的問題,已經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及在關鍵環節增加資本投入得到有效解決,消除了各環節之間的不匹配現象。
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對于新能源的接納有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推動電力體制的改革,加速電力市場化進程,并加強輸配電網的建設。陸詩元進一步闡釋道。具體來說,電力體制的改革正在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揭示電力的調節價值和容量價值。隨著特高壓、儲能、微電網等新型設施的建設以及輸配電網的升級改造,未來電網側將能夠徹底解決新能源的消納問題。
展望未來發展趨勢,陸詩元表示,雖然新能源產業可能會遭遇下游產業鏈不夠完善的挑戰,但通過完善碳市場來發掘電力環境價值、加大力度開發新能源下游應用場景等方式,可以與傳統能源進行直接競爭并找到解決方案。
在多晶硅期貨的推動下,光伏產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前進。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自2023年以來,多晶硅市場已進入階段性供過于求的狀態。盡管2024年供給有所減少,但因需求下滑幅度更大,整體供需關系依然較為疲軟。
從價格走勢上看,預計2025年多晶硅價格將在年初企穩,二、三月將呈現上漲趨勢。然而,隨著5月和6月豐水期的到來,價格可能會面臨下行壓力。全年價格將呈現先揚后抑的走勢。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行業的高庫存壓力也將對價格上限構成制約。
在跨品種套利策略方面,張航認為,從各自的供需關系來看,多晶硅的基本面相較于工業硅更為健康,或者具有更明顯的改善趨勢。一方面,多晶硅的價格接近其現金成本線,而其供應具有剛性特征,一旦停產,復產節奏較慢,這使得多晶硅環節無法長期維持低于現金成本的狀態。另一方面,光伏行業的自律協議對多晶硅供應端形成了“隱性”限制,一旦需求有所好轉,可能帶來超預期的去庫存幅度,從而改善多晶硅的基本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