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
本世紀貿易發展的另一個特點是,隨著全球化生產過程和供應鏈的興起,產業內貿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日益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對于海運貿易來說,這意味著需求的增加
在服務質量方面,特別是在即時交貨(JIT)的可靠性,服務頻率和低運輸成本。
持續不斷的技術進步也影響- -并且繼續影響- -世界經濟和現有的組織和社會結構。不斷增長的勞動分工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獨立經濟活動(生產零部件)來生產給定的最終產品。因此,平均而言,工業化國家的公司一半以上的產出現在在國外生產和/或銷售,而相同比例的原材料或中間產品從國外進口,并可能從外國附屬機構購買(貿發會議,2013年)。因此,許多市場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和相互依賴。集裝箱運價指數期貨資料,僅供參考。
生產和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并影響了生產和運輸的模式和需求。它們對各國政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政府在管理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
隨著中間產品貿易的發展,RMT記錄了制成品國際貿易運輸要求的變化。
準時制的要求導致了更小、更頻繁的運輸,以減少接收方的倉儲成本。這反過來又增加了對運輸成本和可靠性的要求,以確保計劃生產過程的不間斷執行。同時,JIT也改變了運輸和倉儲成本之間的關系。從圖2.2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在物流總成本中的占比不斷增加,而倉儲成本則相應下降。1980年,倉儲和運輸成本仍在大約相同的水平上,十年后運輸所占比例緩慢上升至55%。自1995年以來,JIT一直在增長,到2016年,運輸成本已經是庫存成本的兩倍多。
雖然圖2.2中的數據反映了美國的具體情況,但它描述了一種重要的全球關系:運輸支出增加,庫存持有支出減少。這并不意味著交通變得更加昂貴;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隨著運輸成本的降低和重要性的提高,貿易商更愿意購買及時、快速和可能更昂貴的運輸服務,而不是為庫存支付費用。
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特別有利于中間體貿易的增加。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各種集裝箱貿易航線上具有競爭力的艙位供應一直是航運市場的特點,因此推動了中間產品的貿易,特別是在東亞。集裝箱運價指數期貨資料,僅供參考。
與此同時,非洲和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巴西除外)在參與全球供應鏈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和貿易增長方面的努力要小得多。現有信息顯示,這些地區的國家仍然非常依賴原材料出口(UNCTAD, 2013)。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