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期貨:“兩節”能否帶動豬價反彈?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生豬(外三元)價格在12月中旬為14.5元/千克,上漲3.6%,這似乎預示著豬價可能回歸“旺季”。然而,巨豐投資的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認為,這可能是由于行業周期波動和供求關系的影響。盡管近日豬肉價格有所小幅反彈,但這并不意味著豬肉價格已經見底。隨著“兩節”的臨近,市場對豬肉的季節性需求有所增加,生豬價格可能在短時間內略有回升,并為后期價格回升積蓄勢能。然而,當前生豬存欄依舊高于正常保有量,去化緩慢;屠宰量環比走高,出欄體重延續反彈趨勢,生豬供給持續寬松。因此,需求量提升帶來的價格反彈將只是一個短暫的回暖,只要供求關系不發生根本改變,價格反彈很難有較好的持續性。
華西證券的研報指出,由于年后淡季豬價下跌,年前養殖戶生豬出欄積極,市場供應總體偏寬松,供大于求導致下半周豬價出現下跌。然而,春節前備貨高峰即將到來,市場對于后市行情有所期待。盡管生豬供給持續寬松,但氣溫下降預計腌臘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豬價下行空間不大。可以看出,本輪豬周期是由年度小周期組成的,市場供需變化對豬價的影響十分顯著。
總的來說,對于“兩節”能否帶動豬價反彈的問題,目前還難以確定。我們需要關注市場的動態變化,以及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只有深入理解市場供需關系,才能更好地預測豬價的走勢。我認為生豬供給的基本面正在迎來大周期的轉折點,這意味著供給狀況將發生顯著變化。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其他外部因素影響,生豬供給可能會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生豬產業是一個暴利產業。
生豬產業是一個重資產、資金周轉周期長且盈利水平較低的產業。在過去幾輪周期中,多種因素,如非洲豬瘟等,對生豬供給造成了巨大波動,導致豬價飆升至歷史高位。然而,生豬產業的盈利水平并不高,通常屬于小幅或微幅盈利的狀態。
朱增勇指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生豬供給的相對穩定,行業將不再可能出現暴利情況。相反,能夠有效控制成本的養殖主體將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潤空間。盈利不應依賴市場價格波動,而應通過建立穩定的經營模式和降低成本的策略來實現。此外,生豬價格波動的幅度將會明顯下降,行業整體仍有盈利空間。這意味著生豬行業逐漸進入良性循環,市場環境將變得更加穩定和可持續。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