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芝加哥大豆期貨迎來了三個交易日以來的首次上漲,逢低買盤支撐了大豆價格。然而,由于舊作大豆供應充足以及巴西天氣改善,大豆市場的上漲潛力受到限制。玉米期貨在上周下跌后回升,而小麥期貨則繼續下跌。
基本面分析: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0107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最活躍的大豆合約Sv1漲0.2%,至每蒲式耳12.59美元。市場交投接近上一交易日自10月中旬以來的最低點。玉米Cv1上漲0.2%至每蒲式耳4.61-3/4美元,小麥Wv1下跌0.5%至每蒲式耳6.13美元。
大豆期貨面臨逆風,因為降雨減少了對巴西作物損失的擔憂。美國出口商今年在大豆市場上可能面臨來自巴西的激烈競爭。
出口數據顯示:
根據谷物出口商組織Anec周五發布的預測,預計1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將至少達到130萬噸,比去年同期的94萬噸大幅增加。然而,美國農業部(USDA)周五報告稱,截至12月28日的一周,美國2023/24年度大豆出口銷售量僅為20.16萬噸,遠低于分析師預期的50萬到130萬噸。玉米和小麥周度銷量也不及預期。
此外,本周美國農業部將發布全球供需月度數據和谷物庫存季度報告。有消息稱,對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擔憂有所緩解,聯合國糧食機構的世界價格指數去年年底比2022年低約10%,12月份的指數值也比前一個月有所下降。
最后,周五公布的監管數據顯示,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價格指數在12月份平均為118.5點,比上月下降了1.5%,但仍然比去年同期低了約10.1%。
總的來說,盡管市場對全球糧食市場的擔憂有所緩解,但巴西和美國的作物產量增加以及全球供需狀況的變化仍將對市場產生影響。在1月2日截止的一周內,大型投機者顯著增加了他們在CBOT玉米期貨市場的凈空頭頭寸。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每周交易者承諾報告也顯示,非商業交易者,包括對沖基金,在CBOT小麥市場和大豆市場也增加了凈空頭頭寸。這些變化反映出市場對未來農產品價格的預期,同時也反映了交易者的風險偏好和預期的交易策略。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