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黑色產業鏈利潤的擠壓,長期以來都與原料端息息相關。近幾年來,這一現象愈發明顯。回顧近十年的螺紋現貨及盤面利潤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利潤改善的年份往往伴隨著供應端的減量政策。例如,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計劃用五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但實際上在三年內就完成了表內產能的壓減,淘汰了地條鋼,實現了去產能總量超過2.85億噸。然而,隨后鋼鐵企業在高利潤的刺激下,產量大幅上升,利潤再度回落。直到2021年,國家開始進行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由于市場需求火爆,供給側的平控壓產政策導致短期內鋼廠利潤急速擴張。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后,鋼鐵行業利潤再度急速壓縮,現金流也持續大幅下滑。相對于利潤的收窄,當前鋼鐵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壓力更大。為了保證資金流轉的順暢,他們只能被動接受不斷上漲的原料價格。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當前利潤不佳的情況下,鋼廠仍會維持著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和較低的庫存水平。
對于未來的解決之道,我認為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政府應繼續加強監管,確保鋼鐵企業的合規生產和環保達標,以降低市場上的無序競爭。其次,鋼鐵企業自身也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此外,下游各環節也需要加強合作和協調,共同應對市場風險和挑戰。最后,我們也需要看到,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正在發生變化,鋼鐵行業也需要積極應對這些變化,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點。
總的來說,解決當前鋼鐵行業的困局需要政府、企業、市場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和策略,我們才能實現黑色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和共贏。在國內,鋼鐵行業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行業整體產能過剩且集中度不高。每個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個體行為,這進一步加劇了全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
在需求低迷的市場環境下,我們需要從供給側改革入手,約束企業的產出。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開始去除不合規的產能,而在當前,我們更注重限制粗鋼的生產。然而,直接限制生產這種手段過于粗放,而且由于廢鋼價格高于礦價,大多數情況下減產的是電爐企業,這并不利于國內降耗減碳的長期發展目標。
當前黑色產業鏈的利潤困局主要源于產能過剩。解決之道在于繼續實施供給側政策,結合中長期的環保發展目標和鋼鐵生產流程。未來的政策落腳點可能更加傾向于精細化的降耗減碳方式,以減少和限制長流程產量,同時提升和倡導短流程生產。這樣不僅有助于改善行業的利潤困局,也有利于實現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遠景目標。
從交易的角度來看,如果未來能夠落實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政策,在市場需求較好時,可以關注鋼廠盤面利潤的擴大,如材礦比、材焦比的擴大;在市場需求一般的情況下,可以關注原料單邊做空的機會,如布空鐵礦、焦煤等原料。如果政策對能耗控制嚴格,還可以關注鐵合金、PVC、鋁等高耗能品種的做多機會。總的來說,鋼鐵行業的未來發展需要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配合。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