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周四大漲逾2%受空頭回補推動的情況,來了解一下。
在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玉米期貨市場出現了大幅上漲,漲幅超過了2%,這主要是受到了空頭回補的推動。在隔夜,玉米2405合約收漲微小。在USDA月度報告即將到來之際,農業部本月可能會將2023/24年度全球玉米期末玉米庫存調低170萬噸,從上個月的預測值3.2206億噸下調至3.2039億噸。然而,此次下調幅度相對有限,南美和烏克蘭的玉米價格較低,這削弱了美國玉米的出口競爭力。
在美國國內,中儲糧增加玉米收儲、進口玉米拍賣取消、以及發改委約談大型糧貿企業增加商業收儲等政策消息提振了市場情緒,市場悲觀心態得到改善。然而,東北地區的基層糧源仍然充足,隨著天氣轉暖,基層糧源上量逐漸增大。由于終端需求的疲軟,用糧企業補庫相對謹慎,飼料企業以剛性補庫為主,這使得貿易商收購成本偏高,烘干玉米走貨速度較慢。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口糧食達到了2677.7萬噸,同比增長7.7%。這一進口規模的增長無疑對國內玉米市場構成了一定的壓力。然而,從盤面來看,玉米現貨市場價格漲勢放緩,期價呈現窄幅震蕩,這顯示出階段性供應壓力下市場漲勢趨緩的特點。
在周四,美豆、美豆粕和隔夜豆粕都出現了上漲。CBOT的大豆期貨市場結束了連續10周的跌勢,反映出逢低買盤及空頭回補的活躍。然而,南美大豆豐收和出口競爭的激烈使得美豆銷售欠佳,這制約了大豆反彈的空間。
首先,從基本面角度看,巴西的新作供應強勁,這將對全球大豆市場產生重要影響。由于巴西的種植面積增加,預計將進一步壓低美豆的期價。短期內,美豆期價將在1130-1150美分區間內保持穩定,但長期來看,跌破1100美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然而,對于國內豆粕市場,雖然豆粕的需求逐漸進入淡季,終端養殖利潤并未明顯改善,但油廠后續大豆到港量的減少以及豆粕整體仍維持去庫趨勢,這可能限制豆粕價格的大幅下跌。因此,國內豆粕市場可能將維持震蕩運行。
此外,從盤面來看,美豆企穩,加上短期內進口受限,這將對豆類價格形成支撐。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會對巴西新作供應強勢以及芝加哥新季大豆玉米期約比有力的觀點產生積極影響。
總的來說,雖然美豆短期面臨壓力,但長期來看,巴西新作供應強勢以及進口受限等因素可能會為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