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期貨未來的整體看多情緒升溫
本網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在2024年的開端,尤其是春節返市之后,天然橡膠市場展現出一種階段性的強勢態勢。從市場現貨交易價格來看,無論是深色還是淺色膠,都創出了階段性的新高。
隨著新一輪割膠季的來臨,預計在新的膠穩定上量之前,天然橡膠市場仍將保持這種偏強的預期。然而,需求增量的相對緩慢,可能會限制市場的整體上行空間。
春節后,天然橡膠市場的重心上移,深淺色膠種的價格漲幅尤為顯著。
進入2024年,尤其是春節返市以后,天然橡膠市場呈現出一種階段性的偏強形態。從市場現貨交易價格來看,山東市場的STR20#混合價格達到了14050-14100元/噸,相較于節前的12200元/噸上漲了1875元/噸,漲幅達到了15.37%,創下了自2017年4月上旬以來的新高。上海市場的全乳膠SCRWF價格也達到了14700-14800元/噸,相較于節前的12500元/噸上漲了2250元/噸,漲幅達到了18%,創下了自2021年3月以來的新高。
在這個過程中,原料膠水的價格逼近歷史最高點。成本驅動成為了膠價走高的核心因素。
從季節性供應周期來看,2月份的天然橡膠市場本應是從旺產季向低產季的過渡期,但以泰國為例,由于氣溫下降的影響,泰國北部、東北部地區提前進入了停割期,而南部高產區則呈現出旺季不旺的特點。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低產季即將來臨,整體供應量存在縮減的情況。此外,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的東南亞產區天然橡膠庫存向中國市場的動態轉移,導致當地產區的原料及成品庫存水平均不高。再加上2023年整體新膠釋放不暢,使得上游原料儲備不足。據我們所知,海外工廠的原料儲備也相對較少,而乳膠廠為了回補空單的需求,對原料的需求量較大,這進一步支撐了價格,使其一路走高至同期歷史最高水平。
截止到3月18日,這一系列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天然橡膠市場呈現出強勁的態勢,未來仍有望繼續保持這種強勢。在泰國產區,原料膠水的收購價格已經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每公斤僅79.5泰銖,距離85泰銖/公斤僅一步之遙。這一原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使得成本驅動對膠價的支撐作用愈發明顯。
隨著新一輪割膠季的來臨,國內產區氣候偏旱的問題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按照正常季節性,云南產區通常在3月中下旬開始割膠,而2024年的膠樹長勢正常。然而,臨近開割的產區氣候偏旱,使得市場對開割的時間節點產生了擔憂。同時,如果開割后降雨偏少,可能會出現停割現象,參考2023年的情況,云南產區因白粉病疊加開割后高溫干旱導致停割,導致交割品全乳產量下滑。因此,市場對未來的整體看多情緒升溫,進一步支撐膠價沖高。
在3-4月份,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各主產國能否順利開展新一輪割膠季。目前,泰國產區的高溫異常氣候以及國內云南產區的偏旱等氣候天氣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節后下游輪胎行業迎來了產銷的小旺季,疊加政策端的驅動對膠價形成支撐。天然橡膠的主要消費下游輪胎行業在2024年春節后復工情況好于2023年。部分企業甚至在春節期間設備不停,受春季訂貨會帶動,成品庫存轉移,輪胎企業開工呈現恢復性增加后維持在同期高位水平。
此外,政策端方面也傳來好消息。3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暢通流通堵點,促進汽車梯次消費、更新消費。”這一政策驅動或許會對膠價短期形成支撐。
然而,膠價的走勢并非單一因素所能決定,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市場需求、國際貿易情況等。因此,對于未來的膠價走勢,我們仍需保持謹慎和關注。近期,市場對天然橡膠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因為政策面利多共振,使得市場行情呈現出階段性牛市。然而,在新的膠料穩定供應之前,市場仍存在偏強的預期。
在天然橡膠的大周期運行中,供應端對階段性行情起決定性作用,而需求端則對趨勢性行情產生影響。從未來的供需趨勢來看,預計未來三個月全球天然橡膠的產量將處于低產季,新膠供應維持在相對低位。原料價格的持續高漲為膠價提供了強支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內如果沒有出現超預期的利好,成本端的驅動可能會呈現邊際走弱趨勢。需求端方面,主要下游輪胎行業呈現出半鋼輪胎強勢而全鋼輪胎緩勢的態勢。在2023年,匯率利好、運費低、海外需求好的因素刺激下,半鋼出口表現強勁,年度出口量創歷史新高。然而,對于全鋼輪胎,由于內銷市場利潤預期下滑和需求放緩,可能會對輪胎生產形成一定的壓制,對天然橡膠的實際消耗或難有較大提升。
綜上所述,在新的膠料穩定供應之前,天然橡膠市場仍存在偏強的預期,但需求增量的相對滯緩可能會限制市場的整體上行空間。因此,市場仍需關注未來幾個月的供需變化和政策走向,以更好地把握市場行情。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上篇:期貨2405到期時間哪天?期貨2405還能持倉多久?
下篇:白糖期貨:期價仍將保持偏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