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盤已過,國內期貨市場的主力合約呈現出漲跌交錯的局面。棕櫚油、生豬和菜油合約的漲幅尤為顯著,漲幅超過了2%。而豆油、豆一、苯乙烯、油菜籽、丁二烯橡膠(BR)合約也有小幅上漲,漲幅在1%以上。
另一方面,焦煤、集運指數(歐線)的跌幅較大,跌幅超過了2%。焦炭、滬鎳、碳酸鋰、花生、液化石油氣(LPG)以及低硫燃料油(LU)、SC原油、工業硅的跌幅也較為明顯,超過了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合約的漲跌幅并不足以影響整個市場的趨勢,市場仍在有序地波動。
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全國棉花收購量較少,加工也接近尾聲,當月僅增加了約8.2萬噸。截至2月29日,全國皮棉加工總量約為566.1萬噸,同比下降約3.1%。當月,全國400型棉花加工企業3128級籽棉平均收購價為6.4元/公斤,同比上漲約1.1%。
在新的一年,新疆新一輪的目標價格政策實施方案提高了優質棉質量補貼標準,加強了質量方面的管理,生產布局也進一步向優勢區域集中。棉花質量持續提高,除了白棉3級以上占比下降外,棉花長度及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等內在指標均有較大提升。
一、籽棉收購價同比上漲。
截至2月29日,當月全國400型棉花加工企業3128級籽棉平均收購價為6.4元/公斤,同比上漲約1.1%。新疆籽棉收購價為6.3元/公斤,同比上漲約2%;長江流域籽棉收購價為7.7元/公斤,同比上漲約2.4%;黃河流域籽棉收購價為8.1元/公斤,同比上漲約2.3%。
二、全國新棉加工總量同比下降。
2月份,新棉收購加工接近尾聲,全國累計加工量低于去年同期。截至2月29日,全國共有1096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進行加工,加工總量約為566.1萬噸,同比下降約3.1%。新疆加工總量約為553.5萬噸,同比下降約3.7%,其中自治區加工量同比增長約3%,兵團加工量同比下降約15.2%。內地加工總量約為12.6萬噸,同比增長約38.5%。
三、新棉質量指標整體高于去年。
根據中國棉花公證檢驗數據統計,截至2月29日,共有約1122家棉花加工企業進行公證檢驗,檢驗總量約為560.2萬噸。其中新疆棉檢驗量為546.6萬噸,整體質量指標高于去年同期。這一趨勢表明,我國棉花質量正在逐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在不斷增強。根據原文,我改寫如下: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全國的檢驗量同比下降了0.3%,占全國檢驗量的97.6%。內地棉的檢驗量達到了13.6萬噸,同比增長了52.2%,占全國檢驗量的2.4%。
值得注意的是,新棉的其他各項質量指標整體上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白棉3級及以上的占比達到了79.8%,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1%。纖維長度達到28毫米及以上的占比為97.7%,同比提高了4.4個百分點。馬克隆值在A+B(3.5-4.9)檔的占比為92.1%,同比提高了1.6個百分點。斷裂比強度在S2(29.0-30.9)及以上檔的占比為63.7%,同比提高了34.8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表明,新棉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