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玻璃市場迎來了一段下跌行情,價格從節前的1788元/噸跌至最近的低點1608元/噸,跌幅達到了180元/噸,即10%。玻璃下跌的原因既有預期內的因素,也有預期外的因素。
預期內的因素包括春節期間下游停工和上游生產錯配導致庫存累積,這是預期內的高概率事件。而預期外的因素則是長時間的低溫雨雪天氣阻斷了物流和囤貨,以及節后原料價格的下行拉低了玻璃成本。
玻璃的基本面情況顯示,供應端雖然日熔量有所下降,但整體仍處于高位,新投產線產量補充下日熔量或將回升至17.5萬噸/日的水平。需求端方面,地產施工量或將加速下滑,玻璃需求剔除保交樓后或加速下行。保交樓脈沖剩余量或已不足20%。庫存端,上游廠家庫存速度有所放緩,中下游庫存整體處于中低水平。期現商連續出貨后,玻璃產業鏈庫存結構相對健康。利潤端方面,玻璃高利潤狀態已經維持較長時間,產線爬坡至歷史巔峰水平,相對高議價權或能階段性維持利潤水平。
市場博弈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預期悲觀下的短期集中兌現與基本面轉弱節奏上的背離。盡管地產下行已成為階段性的共識,一致的預期容易在短期內加速兌現,但基本面轉弱或改善仍需要時間驗證,過渡預期的修正帶來的行情也屢見不鮮。二是合理利潤與負利潤的博弈。在產能過剩的預期下,市場參與者需要平衡對利潤的追求和風險控制,這將對市場走勢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當前市場處于預期和現實的博弈之中,短期內的波動可能較大,但長期趨勢仍取決于基本面因素的演變。市場參與者需要密切關注政策、經濟數據和行業動態,以把握市場走勢和投資機會。要實現產業的動態平衡,進入新的階段,只有當產能過剩的問題得到解決,供需關系得到重新調整,產業狀況得到改善。當現貨利潤處于負值時,市場通常會提前反映這一情況,盤面會先一步轉負,這是對利潤進行合理分配的邏輯。
在玻璃企業仍有銷售渠道和能力的情況下,他們通常會維持自身的定價權,以保護自身的利益。這使得成本到微利的區間范圍有較強的支撐。
基于春節期間快速累庫、政策不及預期、需求恢復緩慢等已知悲觀信息,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反饋,短期內進一步追空的風險開始減弱。在下游庫存偏低的背景下,下一輪補庫仍有望引發去庫存行情,為玻璃廠留出時間與空間來提升利潤。根據現貨常規年份的利潤估計,玻璃廠短期內仍有望維持在100元/噸以上。結合生產成本,盤面在1550-1600元/噸仍具備短期補庫的性價比。
未來盤面可能會出現補庫驅動的階段性脈沖行情,但過剩問題可能需要到年中以后才能更明顯地顯現出來。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