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爆發后,歐線集運指數期貨引發了眾多產業鏈企業的關注。不少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學習,準備在合適的契機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由此,衍生品市場與航運產業這兩條看似平行的線,逐漸出現了交會點。我們亟需探索一種易懂的服務模式。
調研發現,由于期貨衍生品的專業性較強,初次接觸的實體企業往往猶豫是否入場交易。我們該如何以產業鏈可接受的方式,宣傳期貨品種,真正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呢?
針對歐線集運指數期貨,上海期貨交易所進行了多輪調研與培訓。在維護品種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他們積極向產業鏈宣傳品種的功能意義,并及時獲知行業訴求。今年3月至4月中旬,他們舉辦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交割專題系列培訓活動,邀請專家從不同角度解讀相關專業知識和實務要點,進一步強化該期貨品種的首次交割準備工作。
期貨公司也在醞釀推出基于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價格險產品。據期貨業內人士介紹,歐線集運指數期貨上市后,公司便積極進行產業培育。但由于船主、貨代和貨主普遍對衍生品市場不熟悉,公司只能從最基本的期貨知識講起,整個過程仍面臨較大困難。對此,我們思考如何將復雜的衍生品包裝成一個便于客戶理解的產品形式。
我們借鑒行業內成熟的‘保險+期貨’模式,設計了類似的一款產品。企業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費”,在承保過程中,只要運價上漲就能獲得賠付,運價下跌則享受成本下降的收益。如此,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得以簡單化,更易于被產業鏈企業接受和掌握。
目前航運產業缺少對運價風險進行管理的工具,僅有極少數船公司提供短期(約7天)的運價保障服務,但過短的保障周期遠遠無法滿足下游需求。對于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眾多貨主、貨代企業正在學習實踐中積累經驗,慢慢認識到其規避風險、價格發現的功能。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