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驅動運價上漲,從當前主導集運期貨價格的因素來看,主要集中在宏觀政策和情緒、班輪公司調價策略、地緣局勢、多空雙方博弈等方面。宏觀層面,今年一季度,歐元區和英國實際GDP環比實現正增長,避免了技術性衰退的出現。隨著歐洲經濟觸底反彈,中國外貿、制造業、貨運市場均出現好轉。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對外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5%,大幅高于前值。
中國是出口外向型經濟體,隨著出口好轉,中國制造業重回擴張區間。外貿和制造業好轉帶動了貨運市場,從3月起中國集裝箱吞吐量持續處于近3年來最高水平。由于宏觀層面好轉,班輪公司有望再次漲價。考慮到紅海危機長期化,部分貨主將出口需求前移。同時,5月艙位供給有所收窄。
據Alphaliner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亞歐航線艙位配置環比下降2.8%。5月上半月艙位緊俏,多家班輪公司出現“甩柜”情況,運價中樞提升至2800美元/TEU左右。預計5月下半月漲價可能再度成行,運價中樞有望達到3200美元/TEU。目前,多家班輪公司已公布6月FAK報價,運價中樞提升至3500美元/TEU,且還有進一步提漲空間。市場對集運期貨的主要估值延續前期“近月追現貨,遠月追近月”思路,現貨價格走勢仍將是期貨盤面的主導因素。
高明宇表示,目前歐線供給方面持續受繞行帶來的船期紊亂影響,運力延續偏緊格局。加之目前國內港口普遍出現擁堵和缺箱情況,船舶周轉率下滑,供應進一步受損。雖然部分貨物發運有被高運價抑制的可能,但由于繞航后遠東前往歐洲的時間變長,旺季前置有望成為需求延續的保障,運價有進一步上行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運力市場價格連續調漲,給集運期貨主力合約帶來的利好情緒已有較好地釋放。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集運期貨主力2406持倉量有所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市場情緒的波動導致的。高明宇認為,待航司一致性宣布漲價消息落地后,集運期貨2406合約才有望迎來新一輪上行行情。而遠月合約雖然也將受益于旺季預期,但受流動性影響,易出現大幅震蕩風險。
總的來說,運價的上漲是多因素驅動的結果。雖然市場情緒和預期對運價的影響很大,但供需關系仍是決定運價走勢的核心因素。班輪公司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